發表時間 |
文章標題 |
人氣 |
2018-08-14 |
走進金門看臺灣─楊華的故事
|
(502) |
2018-07-30 |
口述訪談:一個意義與目的的觀點
|
(3246) |
2018-06-24 |
員外變乞丐的故事─萬選居的愛恨情仇
|
(586) |
2018-06-10 |
幸福的台北人─崇德福德祠揭露的百年台北史
|
(2057) |
2018-02-28 |
「動態的」社區文化資源踏查與詮釋─以梧棲下寮社區為例
|
(722) |
2018-02-23 |
讀書筆記:很久很久以前:以神話原型打造深植人心的品牌
|
(1108) |
2018-02-22 |
作為產業文化資產的疊蓆產業─彰化森田榻榻米行
|
(766) |
2017-12-18 |
日本史的啟示─記《3天讀懂日本史》讀後感
|
(331) |
2017-11-07 |
清水和平新城的尋根之旅
|
(3485) |
2017-10-11 |
隱藏在社區裡的臺灣齋教發展史─臺中市後壠子民德堂
|
(1140) |
2017-10-09 |
口述歷史在村史寫作的應用─以雲林縣麥寮鄉橋頭村為例
|
(3673) |
2017-08-29 |
多采多姿的浪人的世界
|
(25) |
2017-08-06 |
從山東大麵到臺灣小炒─以大時代故事調味的現炒店
|
(445) |
2017-07-29 |
大安海口味─嘉慶君的奇幻之旅
|
(878) |
2017-07-12 |
老厝要有老人說故事─記彰化溪州葉家如心堂
|
(905) |
2017-05-04 |
臺中市西區在地特色資源─從利益觀點到核心價值
|
(4523) |
2017-04-27 |
從社區營造到社區設計─台中市南屯社區資源再建構
|
(3928) |
2017-04-21 |
臺中市南區整合型社區資源(三)-產業文化篇
|
(944) |
2017-04-14 |
臺中市南區整合型社區資源(二)-歷史文化篇
|
(2171) |
2017-04-06 |
臺中市南區整合型社區資源(一)─實作工作坊
|
(1397) |
2017-04-03 |
田野調查ABC
|
(17968) |
2017-03-28 |
白沙屯看門道、大甲媽湊熱鬧
|
(12102) |
2017-03-09 |
探索大里杙─從Tailikhit到Dali Art
|
(3070) |
2017-01-02 |
怪事連篇─鳥梨仔、粗梨仔到新興梨
|
(2050) |
2016-12-31 |
梧棲南簡庄土墼生活情
|
(2155) |
2016-10-25 |
乾淨而充滿智慧的醉─《山豬.飛鼠.撒可努》有感
|
(1206) |
2016-10-25 |
田野的幸福─伊能嘉矩踏查日記
|
(433) |
2016-10-11 |
財團法人臺中市新福宮沿革─兼論後火車站聚落發展、產業與文化
|
(1962) |
2016-10-06 |
小的台灣史
|
(436) |
2016-10-06 |
真藏二市場
|
(480) |
2016-09-30 |
臺灣歌謠的歷史傳唱
|
(3410) |
2016-09-28 |
張保仔與蔡牽
|
(255) |
2016-09-04 |
清水梧棲港?找尋消逝的臺中「港」
|
(2965) |
2016-08-20 |
在風吹沙中建立起來的聚落─雲林麥寮保安社區
|
(438) |
2016-08-18 |
社區說故事─雲林縣麥寮鄉麥豐村光華社區(興化寮)
|
(1830) |
2016-08-16 |
梧棲漁寮的故事─失去大海的漁村
|
(2592) |
2016-08-10 |
從地方史到世界史─以金門金寧湖下為例(一)
|
(290) |
2016-08-01 |
地方說故事─雲林元長五塊寮
|
(1769) |
2016-07-28 |
高雄的力量─盧友義建築師訪談
|
(2355) |
2016-07-25 |
速寫衛武營公園─曾貴海醫師訪談
|
(374) |
2016-07-20 |
一座譜寫城市史的市場─從第一市場到東協廣場
|
(3068) |
2016-06-04 |
用情感入味─臺中第五市場
|
(3730) |
2016-04-30 |
廟公的生命敘事
|
(334) |
2016-04-28 |
南投竹山田家樂與雲林柯鐵虎的故事
|
(630) |
2016-04-19 |
誰的故事是歷史?讀鹿港慶昌家族史有感
|
(2543) |
2016-04-12 |
民間宗教的千變萬化
|
(544) |
2016-04-04 |
臺中人的第三市仔
|
(4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