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台灣史》打破過去由官方建構的史觀/史實,改由庶民/邊緣人的立場,陳述分析他/她們所經歷的時代事件,這十二則清代的歷史事例,從婦女(番婦金娘/蔡牽媽/周家寡婦)、反社會行動者(蔡牽/林日晟/走私客/契友)與營生者(埤圳/私鹽/蕃薯/樟腦)的立場,揭露以往未曾關注的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移民現象。我試著從書中的記載,重新詮釋十九世紀前、中期兩次反賊對臺灣社會產生的影響。其一為海賊蔡牽、其二為萬生反中高舉紅旗的霧峰林日晟。

海盜與富賈
嘉慶年間吒叱海峽的海賊王蔡牽,造就許多臺灣巨商富賈傳奇。台北地區有「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俏哥」三大巨商的傳奇故事。其中時艋舺首富張德寶最具傳奇性,「張德寶」是指泉郊郊商張秉鵬所創商號,傳言他「白手起家」,致富後回饋鄉里,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今萬華龍山寺後院還留有他捐獻署名的石雕。他的傳奇致富與張牽媽有關,基於同姓情誼得到海賊王令旗。這樣的故事情節同樣出現在中部鹿港慶昌陳家開始祖陳克勤(1776-1861)致富的傳說,陳克勤為廈郊商人,相傳他在蔡牽攻打鹿港落難時予以接濟,成就了一段「海盜蔡牽報恩的故事」,讓他的船頭行得以自由出入海峽兩岸。連橫《台灣通史》這樣形容蔡牽:
牽,福建同安人,素為盜,犯法亡入海嘯,聚黨徒肆劫殺,遂併其眾而陸上,不逞又接濟之。北至山東,南迄兩粵,沿海商務大遭損折,台灣尤甚。
海盜橫行的年代,官紀不彰,有人遭殃就有人受益,官兵與強盗、正義與邪惡其實界限並不是那麼清晰。

霧峰林家的「房」內之爭
萬生反(1862-1863)是臺灣三大民變歷時最久者,四張犁戴潮春固是首謀,但真正「賊黨之最強者」為霧峰林家後厝庄四塊厝林日晟(人稱戇虎晟)。蔡青筠與吳德功《戴案紀略》,以及林豪《東瀛紀事》稱「賊中首領,惟林日晟最強;本是族大丁多,且又夙嫻武備...。」早在1850年,霧峰林家前厝庄與後厝庄即因爭奪田產而鬧得不可開交。戴潮春在彰化圍城之際,官府欲利用台勇平定亂事,霧峰林家前厝庄林奠國與後厝庄林日晟都是召募對象。不料軍隊甫抵大墩,林日晟即倒戈投向戴營,讓戴潮春得以身著黃馬褂,頭戴黃帥帽,風光進佔彰化城。台灣道孔昭慈向幕友汪季銘詢策,卻得到「朝聞道夕」的回應而服藥自盡。萬生反勢如破竹,林日晟的反叛是關鍵,而霧峰林家前厝和後厝的新仇舊恨更是導火線。後來,戇虎晟因大甲城攻防戰而敗亡,節婦余林氏向天祈雨的故事傳誦至今,1848年矗立的林氏貞孝坊現為臺中市古蹟。戴潮春事件的平定也奠定霧峰林家後厝族人在臺灣中部以武力建立的政經權力結構。

歷史的真實性(facticity)一直是有趣的提問,一如我們常常追問另一半對自己真心與否?歷史常常陷入真假之辨,這也是許多人選擇「不相信」歷史,甚至「厭惡」歷史的原因。我個人以為歷史的詮釋(interpretation)重於真實性(facticity),對於歷史的判讀應該要有自身的立場,這是觀點(Opinions)而不是事實(Facts )與否的爭辯。如果你我就是一介草民(people),就該從常民的史觀出發,而不是一直歌誦大人物(person)的豐功偉業,怕的是你完全放棄對歷史判讀的立場而蠻不在乎。
廣告時間:

10/22(五)1800~2100,萬生紅白大車拼
地點:財團法人文化環境文教基金會
台中市南區信義南街81巷28號(京國社區)
10/23(六)0900~1200 ─四張犁小旅行
歡迎大家一起來認識在地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金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