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族群發展與移民史

橋頭村位於雲林縣麥寮鄉北方。東以西濱61號快速道路與施厝村相接,南以施厝寮大排與崙後村相隔,西以橋頭大排與三盛村相界,北以236巷北方圳溝與新吉村為界。本村轄屬麥寮鄉,早期人文歷史發展必須從整個麥寮鄉開始探索。

(一)族群的發展

麥寮鄉位處濁水溪沖積扇平原,一如西部海岸聚落的發展,風頭水尾的自然條件塑造當地特殊的人文生活條件,東北季風形成的沙崙地形,成為位於南方聚落的天然屏障,也因為崙上地勢較高,可以避免水患侵擾,成為移民聚居所在。雖然可耕地地勢低窪、土地鹽分高,可以選擇栽種的作物有限,但豐沛的地下水,仍吸引同宗同鄉族人共同拓墾。

(二)平埔族跡

本村所屬麥寮鄉在漢人移民以前,屬於平埔族洪雅南社與貓兒干社的活動範圖,雷厝村雷厝遺址、崙背鄉豐榮村崁頂遺址、豐榮遺址、施厝寮遺址,都可以顯示金屬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此居住,然這幾處遺址都位於本村以東,可見在平埔族群以麥寮為生活領域的那個時代,橋頭村以西由於水患風砂的影響,人跡罕至,一直要到來自唐山的移民從海上而來,以移民貿易口岸為主的西部海岸聚落,才逐漸成形,其中尤其以海豐港為人所熟知,而其命名也來自原鄉廣東省惠州府「海豐」縣。

(三)漢人的足跡:從海豐港到麥寮

清康煕年間(約17世紀末),本鄉原屬諸羅縣,以海豐港(一稱「海防港」)為沿岸軍事門戶之一,此時漢移民以台南安平為主要出入港,俗諺云:「有膽過虎尾溪,沒膽在府城(指台南)做雜差。1721年(康煕604月爆發朱一貴事件,事件平息後,有鑑於諸羅縣地方遼闊鞭長不及,遂於1723年(雍正元),劃虎尾溪以北、大甲溪以南之地,增設彰化縣,本鄉屬之。1725年(雍正3)部議:「臺灣各番鹿場閒曠地方,可以耕種者,曉諭地方官,聽各番租與民人耕種。」漢移民得以合法向原住民贌租土地,進行農墾。1731年(雍正9),海豐港以港灣水深的優勢,成為商船避風碇泊的重要港口,一時店肆林立,好不熱鬧。

由於彰化縣官廳的設立遂有移民由南而北,紛紛越過處尾溪入墾本區。再則港灣條件的優勢,另一股移民則由西向東向內地挺進。1730年(雍正8年),陳、張、石三姓墾首向南社社番請墾本鄉境域,為麥寮最早記錄的漢人移民史。18世紀末(乾嘉年間),復有泉州人向南社社番請墾橋頭、沙崙後、施厝寮、雷厝、許厝等地。此時,海豐港為沿海軍事、貿易、移民的重要港口之一。1773年(乾隆38),曾任福建省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的朱景英,於《海東札記》記載彰化縣當時有海豐港、三林港、鹿子港、水裏港四港,其中海豐以輸出油糖為主,設有營汛(基層軍事單位或駐地)與煙墩一座(瞭望示警台)。

林爽文事件平定以後(1789~),福康安奏陳:「台灣全郡沿海鹿耳門、鹿仔港係南北要口,商民船隻出入例應掛驗稽查,現擬新設之八里坌海口,亦應一體辦理。其餘港口,如淡水大安港、彰化之海豐港(其餘略),皆可容小船出入,無照客民偷渡來台灣者,多在各處小港登岸,原設防守汛兵,因塘汛傾圮、營制廢弛,並不各歸汛地,甚或得賄縱容,任聽出入,以致遊民私渡日多,奸究潛滋,無從盤詰。」可見當時本區移民偷渡者眾。十八世紀末(乾嘉年間)泉州人向南社社番請墾橋頭、沙崙後、施厝寮、雷厝、許厝等地,這也是本村移民入墾的嗃矢,但可見的文獻記錄並不多。

乾隆中期新虎尾溪新開河口,海豐港灣被溪水沖毀,街肆荒廢,商勢移於西北方之麥寮一帶。麥寮因新虎尾溪流經之故,形成一麥津渡船頭,兩岸貿易物資貨物皆由此進出。道光年間,海豐港日漸淤積,1826年(道光6)中,改福建彰化縣海豐港口歸嘉義縣笨港縣丞轄。到同治年間(1861-1863)戴潮春事件爆發時,林豪所著《東瀛紀事》稱陸路提督林文察回台總辦臺灣軍務,1863年(同治2)十月由泉州揚帆,抵嘉義之「麥寮」登岸,原本以「囤放麥子的臨時草寮」為名的「麥寮」逐漸取代海豐港為人們所熟知。1895年,台灣入日版圖,本村雖然為小型村莊,但仍可從歷史地圖上分析聚落形成的脈絡。

(四)移民的痕跡

現有橋頭村以許姓族人為主,根據長期研究地方文史的社區前總幹事蔡惟立先生的說法,橋頭村有三波移民潮;第一波是清領時期由西部海豐港入墾,以許姓為大宗;第二波是民國60年左右,隨著臺灣經濟發展而來的鄰近聚落(如雷厝、新吉..)移民,其中又以林姓為大宗;其三是民國85年台塑六輕建廠以後,來自全台各地的外來人口。這樣的分析與見解相當精闢,本文即以此為橋頭村落發展的不同階段與脈絡。

十九世紀中葉(道光、咸豐年間),海豐港沙淤日漸嚴重,聚落因而沒落,引發大規模人口外移,其中許姓族人先祖帶著蕭府千歲至此定居,直至日治時期方立廟奉祀。根據許三捷老先生(1931年生)的回憶,許姓先祖到今日至少有五代以上(超過100年),從海豐港上岸以後就直接到橋頭定居。依目前可知橋頭村許姓人士來自晉江市安海鎮,族裔分別來自原鄉橋頭、可慕兩個不同的村落,雖然移民甚早,但真正橋頭聚落與信仰中心的形成卻是日治時期以後的事情了。

唐山過臺灣的移民過程,宗教信仰與宗族組織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麥寮鄉也不例外。宗教信仰以王爺信仰與媽祖為大宗,各宗族依照血緣或族群的差異聚居分類,其中又以許姓與林姓佔最多數,橋頭村正是麥寮移民與聚落發展最佳的寫照。

 

二、日治時期聚落的形成

21904年臺灣堡圖尚未見橋頭兩座主要信仰中心

本村地名來源說法有三:一說為延續以前大陸時的地名;一說為此地以前為一軍事之橋頭堡,故名橋頭。第一種說法經證實,橋頭村以泰安宮為信仰中心的許姓人士,大陸原鄉來自晉江市安海鎮橋頭村[1],當地以許、蔡、陳三姓為主要人口組成,延續大陸時期地名說法屬實。再則當地有軍事橋頭堡也為部份村民所採納,經訪問當地耆老許三捷證實,日本時代橋頭村有砲兵駐守,村子裡設有幾座砲兵陣地,在水圳排頭確實有幾座橋頭堡,國府來台以後才毀掉,但由於橋頭地名早在日本統治台灣以前即已存在,這種說法在時間點上比較經不起考驗。另一種說法為蔡惟立先生所提出:「橋頭地名另一傳說,麥寮以前至今行政中心都在南邊麥寮街上,而橋頭至麥寮必須經過現今施厝大排,大排上面有一條獨木橋,居民至麥寮回程見到獨木橋常說橋仔頭(橋阿頭)到了,一直延伸至今成為橋頭地名的由來。」(引自〈橋頭社區資源調查手冊〉)若依現有地理位置、其他相同地名命名原則與歷史地圖對照來分析,橋頭命名確實與本庄南方有「過圳枋橋」有關,由1921年〈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下圖)亦可清楚見到本庄南方的枋橋。

31921年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可清楚見到本庄南方的枋橋

(一)風砂影響聚落發展

1921年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可見本村在日本統治初期已有基礎聚落型態與警察派出所,主要聚落集中在今橋頭路兩側,北起仁德路橋頭派出所,南至工業路,大抵與今日聚落型態相當,除了堡圖上可見的這幾處聚落(施厝寮、三姓、沙崙後、圳寮),本村主要地貌以沙堆與竹林為主。一如前述1904年臺灣堡圖中,本村最重要的兩座信仰中心泰安宮、鎮盛宮(下橋頭)尚未見蹤跡。主要由於日治初期,東北季風帶來濁水溪大量泥沙,仍對本庄生活造成嚴重的干擾。根據地方耆老回憶老一輩的說法:

清朝的時候這裡有一埒沙崙,從濁水溪往南到麥寮,橋仔頭姓許的四柱、下橋仔頭只有兩柱。這裡會做水災,排水不好,沙崙上就會形成幾戶人家,大家把濁水溪的溪土挖上來填高,慢慢才形成聚落,後來日本人來了,派出所最早成立。(訪談下橋頭未具名許姓耆老)

1911年(明治42年),日本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頒佈臺灣保安林規則第一條,斗六廳海豐堡包括麥寮街、許厝寮庄與本庄部份原野地,被同時列為飛砂防砂林,其中許厝寮與橋頭兩庄合計面積達517餘甲。兩年後(1913年)確定許厝寮、橋頭與雷厝三庄合計586甲土地劃為防砂保安林,民眾生活逐漸安定,聚落型態日漸完備,包括學校、市場與廟宇逐漸成形。日人治台,在橋頭的第一個公家機關就是橋頭派出所,該敷地為許姓族人寄付(捐獻),根據總督府檔案資料〈臺南廳橋仔頭警察官吏派出所敷地寄附受納許可報告〉,該地直至191431日,正式過戶為派出所所有。

 

4:總督府報公告橋頭村保安林區面積

(二)聚落範圍的變遷

今日的橋頭村慣分為兩個不同的聚落,也劃分為兩個不同社區(橋頭社區與橋下社區),至於新吉村於清領時期並無聚落型態,在日治時期一度劃歸本庄所轄,概起因於1898年(明治3186日,臺灣發生重大的水患事件,史稱「戊戌大水災」。當時台中以南到雲林各地,傳出嚴重災情,兩萬間房屋全毀或半毀,濁水溪洪水氾濫改道,造成許多居民流離失所。原本居住於許厝寮庄埔尾、新北埔兩聚落的災民,移居今橋頭庄北部濁水溪南岸,以及本庄以南。其後村里重新劃界時,庄北以「新吉之地」命名為新吉村,庄南則仍為橋頭庄境,地方人士以「下橋頭」區分。新吉村因位置較遠,且早已另分行政村,故不再本文討論橋頭村範圍內。

(三)橋頭國小的設立

5:橋頭國小現貌

 

公學校的設立最能代表聚落發展的成熟,因此,橋頭國小的設立,代表本村進入現代化教育人才養成體系的開端。日治時期公學校的變革如下表所示:

1:日治時期臺灣初等教育制度的變革

期間

法令依據

具體政策

第一期

1895-1919

台灣教育意見(1895)

台灣公學校令、台灣公學校官制(1898)

  • 1895年台日學生就學採分離制度,設立國語(日語)傳習所,供台灣人子弟就讀。
  • 1898年十月,為臺灣子弟設置的公學校,開啟台灣正規初等教育的大門,但並未設立島內各級教育機關。
  • 1905年日人將國語傳習所全面廢止,同時在原住民地區增設蕃人公學校。

第二期

1919-1941

第一次台灣教育令(1919)

公學校規則改正(1921)

第二次台灣教育令(1922)

  • 19191月起,正式完整建立各級教育機關系統。
  • 1921年,公學校修業年限分為4年制及6年制兩種,以日語學習為主,漢文教育以實用、粗通即可。
  • 19222月起,臺灣子弟常用國語(日語)者得入尋常小學校。
  • 1937年完全取消公學校漢文科教學。

第三期

1941-1945

第三次台灣教育令(1941)

  • 19413月起,廢除初等教育台灣人和日本人不同待遇的狀況,廢止公學校、小學校名稱,改稱國民學校。設初等科和高等科,初等科修業6年,高等科修業2年,高等科畢業後可入特修科,修業1年。
  • 19433月,開始實施國民義務教育。

引自蔡金鼎主編,《嘉義縣新港鄉月眉國小-「流金月眉」創校百年校史專刊》

本村橋頭國小的設立始於1926年(昭和元)4月,最早為全銜為「崙背公學校貓兒干分校場橋頭分離教室」。崙背公學校為今「崙背國小」,創立於1907年,源於地方人士深感創校之必要,乃由崙背、麥寮和油車三地區區長李捷元、李謀番、林清池聯名申請設校。後獲日治當局批准,以茅草竹柱架成臨時教室二間充當教室,派日本福岡人士國武源為首任校長。1921年成立「崙背公學校貓兒干分教場」即今崙背鄉豐榮國小,時任訓導許錫和。接著再於19264月,於本村創立「崙背公學校貓兒干分校場橋頭分離教室」,1937年升格「崙背公學校橋頭分教場」;19414月正式獨立為台南州「橋頭國民學校」,首任校長栂尾 勳。

從日治時期橋頭分離教室、分教場到橋頭國民學校的發展過程,可知1930年代以前,本庄聚落發展與人口數並不多,無法支撐一獨立「公學校」,直至1940年以後,方有獨立設校的條件,只是當時太平洋戰爭爆發,民間生活普遍清苦,尤其是躲空襲的經驗,目前仍是許多耆老難忘的回憶。橋頭分教場位置原本位於今橋頭市場所在,1941年獨立為橋頭國民學校時,才遷移於現址所在。許三捷先生(1931年生)說:

橋頭國校本來在市場附近,兩個學校用地都是許姓人家的土地,「四腳仔」(指日本人)來的時候才被強迫捐出去。我一直讀到六年級畢業,畢業後就開始播田、種花生。日本時代三餐都吃蕃薯籤、配瓜餔、豆腐乳,稻子收割以後要上繳,生活很困苦,國民政府來了以後才慢慢改善。

國民政府來台以後的發展,對一個台灣西部海岸的窮鄉而言,是另一段發展的過程,尤其以六輕的進駐,更為這個村落帶來重大的影響。

三、信仰中心的形成

71921年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已見聚落廟宇

若從歷史發展演變來看,整個橋頭村可分為兩個不同的聚落型態,先民雖同樣來自泉州,原鄉與信仰卻有所差異。橋仔頭最早成庄,以泰安宮為信仰中心,主祀蕭府千歲,大陸原鄉來自晉江市安海鎮橋頭村,以許、蔡、陳姓為大宗。下橋仔頭從埔尾遷居來此,以鎮盛宮為信仰中心,除來自湄州的二媽之外,配祀吳府三千歲、薛府千歲等神尊,大陸原鄉來自晉江市安海鎮可慕村,亦以以許姓族人為大宗。

(一)泰安宮

  • 地址:雲林縣麥寮鄉仁德路303
  • 電話:(05) 691- 3661

8:橋頭村信仰中心泰安宮全貌

根據過去蔡惟立先生所整理的〈橋頭社區資源調查手冊〉資料記載:

橋頭社區以前有七座沙崙俗稱七星崙,俱備龍穴氣象。先民許浩與族人本居住在中山和許厝寮附近,以捕魚和耕作為主。但因環境惡劣,冬北季風一來常造成飛沙走石,生存不易,於是和同族兄弟先後搬遷到橋頭沙崙東面避風沙而居。先民為使沙崙更加穩固便在崙上造林避免家園在度被風沙淹沒。由於環境適宜於是定居下來成為本社區第一批住民,目前也是本社區第一旺族。

根據《泰安宮沿革》記載許浩1837-1913在日治時期擔任區長, 若依聚落發先後順序,推測許浩來台時間應在海豐港沒落以後,而且當其弱冠之年約1857年來台移居橋頭沙崙高地。橋頭泰安宮主祀蕭太傅,根據廟方沿革記載蕭太傅生平如下:

本宮奉祀西溪太傅蕭望之。蕭太傅名望之,字長倩,原籍山東蘭陵,後遷移至陝西杜陵。漢宣帝時曾任平原太守、左溤翊、大鴻臚、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元帝在位時,蕭太傅曾備受尊敬,後遭宦官弘恭、石顯等人排擠構陷,於元帝建昭三年(BC36)被賜飲鳩自盡。蕭太傅一生為官清正、剛直不阿、不畏權勢,在朝輔政,丹心為國為民,功標麟閣,節著漢史。蕭太傅歿後,被尊為神,英靈赫濯,護國佑民,深受黎民崇敬。

根據內政部宗教團體查詢系統顯示,全國以蕭府太傅/蕭太傅/蕭府千歲/蕭府王爺奉祀蕭望之為主神者共有19間廟宇,雲林縣即有8間,其分佈圖如下:

雲林縣主祀蕭太傅(望之)廟宇分佈圖

這些廟宇以位於泉邑富美宮為祖廟,自文化大革命停止信仰活動,1988年年中,重新開放祭祀慶典。根據許平西先生(1939年出生)的說法,蕭太傅神尊是由許姓太祖公自唐山攜帶來台,前後歷經三次重修,廟宇規模宏偉。目前不定期前往泉州富美宮謁祖進香。聚落的信仰中心可以看出該村落形成的年代與歷史,泰安宮沿革記載即可清晰得出橋頭村落發展的紋理:

本宮奉祀蕭太傅伊始,相傳本庄先民許浩(1837-1913),任日據時代區長之時,有日午間蕭太傅顯像托夢,指示他赴海邊攜回一塊香木,雕刻金身供奉。許浩乃依其形像,延請唐山神像雕刻師張閣(1838-1905),雕刻蕭太傅黑面神尊,奉祀於住宅。此尊神像高僅八台寸六,安座九龍椅,現奉於殿中,為本宮之開基主神。由於蕭太傅靈驗顯著,信徒趨前祈禱、有求必應,故香火漸盛,信徒日增,成為本庄居民的信仰中心。日政末期,推行皇化政策,毀神焚佛,嚴禁各種祭拜儀式,蕭太傅神像幸得庄民匿藏私奉。及至台灣光復,恢復信仰自由,蕭太傅神像復出,重顯神威。庄民仰奉蕭太傅劭德,歷年均以擲筊杯方式產生爐主,輪流奉安,此方式沿用至今。

相當難得的是沿革中清楚的指出許浩區長的時代1837-19131897年設置辨務署制度時,同時在辨務署之下設「街、庄、社長」以輔助辨務署長,這些「街、庄、社長」或稱「區長」。1909年,街、庄、社長制度再改稱「區長」,其管轄區域為廳下(1901年廢縣置廳)的區,而此區為之前的區合併的結果,大概等同於1920年後街庄的大字,因此,區長是1920年行政區劃以前的稱謂,本宮興廟應可溯自1920年以前,從1921年〈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即清楚的標示本宮所在。戰後,泰安宮歷經三次重建,分別在195519781996動土重/興建。最近一次於1999年十月入火安座,為今日廟宇隔局規模。根據時任重建委員會主任委員許清蘇先生(曾任麥寮鄉民代表會主席,1947年生)所言:

泰安宮的重建是當時庄裡眾人的力量,也是村民共同的精神寄託,有一部份外地人來捐金寄付。一切興廟過程都是公開透明,後來由台南一位姓侯的營造商負責,橋頭國小退休老師許碩士參與最多,也留下很多當時重建的記錄。

廟宇彩繪為年輕一代彩繪匠師劍峰作品,人物神態唯妙唯肖,值得駐足觀賞。在慶典方面,農曆五月十七日太傅生日,神轎巡庄祈福,沿途村民信眾準備供品香砲恭迎祭拜神駕。過去因為兩岸未通,民國40-70年代,村民每隔1-2年會前往高雄旗津,遙望泉邑故里「刈水香」。兩岸交通以後,民國80幾年,曾乘船前往泉州富美宮謁祖進香,但屬於半觀光性質,現在則以北巡往新竹參香為主。

 

有別於其他粉面神尊,本宮蕭太傅神尊為黑面造型頗具特色。過去,醫藥不發達,村民經執筊同意,會挖蕭太傅底座木屑為藥引治病,廟裡有乩身固定濟世辦事。重建完成以後,現在只有放兵、熱鬧的時候,例如:10/15謝平安、5/17蕭府王爺聖誕,才有乩身指引開路除煞儀式。

(二)橋頭鎮盛宮

  • 地址:雲林縣麥寮鄉橋頭路49
  • 電話:(05) 691- 5566

下橋頭鎮盛宮全貌

橋仔頭鎮盛宮主祀湄洲天上聖母、吳府三千歲、蕭府千歲。位於村民慣稱的「下橋仔頭」,雖然仍是「許」姓族人為主,但原鄉來自晉江市安海鎮可慕村。下橋仔頭成庄較晚,根據《許氏族譜》(感謝鎮盛宮主委許明賢提供)記載許氏開台祖許澤登事蹟:

許澤登(1825-1905)渡海來台,娶林厝寮人林益娘為妻,生三子,興建海豐文祠,重修故里大宗,

一如前述橋仔頭開庄始於十八世紀末,泉州人向泉州人向南社社番請墾橋頭、沙崙後、施厝寮、雷厝、許厝等地,而下橋仔頭成庄較橋仔頭稍後,若以許澤登弱冠渡台,恰為十九世紀中葉。根據許明賢先生(鎮盛宮現任主委,1951年生)說法:下橋仔頭許姓族人原居海豐港「埔尾」一帶,由於連年水患,又有風砂為患,故往內地遷移,族人四散,其中兩柱見橋仔頭有一埒沙崙,地勢較高可避水患,再加以原橋仔頭許姓族人亦來自泉邑晉江安海同鄉,就此定居下來。再根據文獻記載「海豐村」:

清朝時期,境內的海豐在雍正年間即開放為島內沿岸貿易港,乾隆年間開放為兩岸對渡的港口。商船往來頻繁,並形成海豐港市街,「海豐漁火」為雲林八景之一。道光年間新虎尾溪氾濫,導致海豐港街被沖毀,海豐港淤塞。日治時代本地屬於許厝寮庄,大境內僅有外湖、埔尾等小型村落,這兩個聚落後又遭(1898年)颱風洪水為患而散庄,全境乃成為廣大的海埔新生地及風沙荒地的無人之境。《臺灣地名辭書(卷九)雲林縣》

綜合以上許澤登(1825-1905)生平與文獻對埔尾的水患記載,推測橋仔頭許姓族人在此定居應為二十世紀初,同時帶來原鄉湄洲守護二媽祖。1921年〈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鎮盛宮」廟宇標誌已清晰可見。《鎮盛宮沿革》記載:

橋頭鎮盛宮之建立,溯自前康煕元年(1662),由先人佩奉湄洲天上聖母神像,自海豐港登台,後至橋頭建立草壇奉祀,斯時聖母神威顯赫,慈光遠播,並於民國48年八七水災之時,化境預告村民災難將至,千萬不可出海,以化解一場劫難。

經過七年之後(註:年代不詳),由另一位仙人從福建泉州恭請吳府三千歲來台,並於橋頭與天上聖母會聚,展現神蹟,驅瘟除魔,釀栽植福,遠近居民均感神恩浩盪,進而發起建廟活動,此時建為土墼厝。

民國初年之時,本村村民在濁水溪出海口工作時,在傍晚時分發現溪邊有道靈光閃徹靈霄,倍感驚奇,便相約眾村民找尋靈光出現地點,只見在水面上發現一塊會發光的木材,隨後回到村中請示天上聖母與吳府千歲,當時聖鸞指示此靈木是由福建漳州流至本村,要村民將神像雕成薛府千歲金身奉祀本宫,薛府千歲更於本宮東北方位立下石敢當以佑全村平安。爾後再迎奉盧府千歲及包括七品夫人在內之眾神尊。

這三段文字記載本宮主祀媽祖、吳府三千歲、薛府千歲的由來沿革。時至今日,鎮盛宮媽祖一如麥寮全境(十三村)以拱範宮為中心廟宇;吳府三千歲前往麻頭代天府/南鯤鯓五府千歲廟進香;薛王爺前到馬鳴山(本縣褒忠鄉鎮安宮)進香,信仰傳承已全面本土化。其中尤其薛王爺馬鳴山王爺系統的「王船祭」最具特色。本宮配祀「十二王爺」以地支輪值歲年,在寅年、午年、戌年作醮,每十二年間,三度作醮。因為每次作醮,相隔四年,若連首尾,即是五年一度,故信徒通稱其為「五年千歲」。明年(2018)恰逢戊戌年王船祭,鎮盛宮固定於農曆1010日謝平安,10/11送王船,其祭典儀式精彩可期。

鎮盛宮於1962年重修廟宇,直至1997年正式廟地移轉登記,信眾於2002年再議重建。現在廟宇規模於20041231日(農曆11/20)入火安座。廟內沿革碑記特別提及與基隆天聖宮宫主真月師姑謝許月鶯的因緣,實稱神奇。

一、國府來台以後的村落發展

一如臺灣早期鄉村的發展,農作與畜牧業是橋頭主要的生產方式。另外,橋頭市場的設立也是地方發展重要的里程碑。

(一)風頭水尾的做穡人

早期橋頭村民以做穡(務農)的居多,曾受過日本教育的民眾,大都國小畢業就開始從可農業生產。但由於水源供應不足、風災與風砂影響,導致農作收成不穩,生活困苦。光復之初,原本日治時期植栽的防風林,遭民眾砍伐,影響農作生產非常嚴重。

雲林縣海岸防風林之建造,始於民國前十二年(日據時),日人為達其經濟繁榮政策,曾投擲巨資,慘淡經營造林事業,先油麥寮鄉橋頭開始,至民國前二年三盛保安林繼續完成,使林地獲收大利,惜於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因社會秩序未定,多數為不肖莠民盜伐,數十年來所營造林之海岸林,摧殘殆盡,而防砂防風之功效,亦告大減,影響農作生產甚鉅。【1951-12-21/聯合報/05/

幸而在農復會與虎尾糖廠撥款協助下,補助各地鄉公所在濁水溪南面種植大片防風林,才逐步改善如此的狀況,但取水的問題與土壤嚴化的問題仍然嚴重。這種情形到民國60年代,因為深水井的挖掘技術與成本降低而獲得改善,許三捷先生(1931年出生)說:

日本代生活很苦,國民政府來了以後,生活才慢慢改善。大概是民國六十年以後開始挖大井,水量愈來愈大。有了大(深水)井以後,水田的面積愈來愈多,栽種水稻的面積從三分多,一直到後來一甲多,收穫量大增。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留在村子裡從事農事工作,離鄉北上打拼是許多人共同的經驗。下橋仔頭許明賢(1951年出生)回憶他當初離鄉北上的原因:

麥寮是風頭水尾,有人問我麥寮出產什麼?我常常回答:「番薯、土豆、風吹沙。」大家笑成一團。我們許家以前穡也做很多,那時候做穡很可憐,我們這裡是水尾,揀那條虎尾溪人家播田用剩下的水,事實上流下來的水也有限,只好自己打淺井,十年有六年農作物會被颱風打掉。我老爸那時候重劃完以後[1],田裡沒有半棵樹,一次颱風不是稻子沒有收成,工作完全沒有收入,賠錢就可以了事的,甚至所有的麻黃樹全部死掉了,你可以想像土壤有多鹹?麥寮就是這麼落伍的地方,所以我在民國79年(1990)就決定到台北發展。

許明賢先生返鄉後積極投入公共事務,目前擔任鎮盛宮主委,平日熱善好施,深受村民敬重。

(二)養豬事業的發展

一如前社區總幹事蔡惟立先生的研究,民國60年代,橋頭成為聚集鄰近村莊移民的中繼點。許陳素梅(1950年出生)在當時嫁為橋頭媳婦,她回憶當時橋頭的公路狀況。

民國59年(1970),我從東勢厝(今東勢郷)嫁到橋頭,橋頭風沙大,麥寮街上到橋頭的道路不通,都是石頭路,坐計程車要繞到崙背(走仁德路)才能到橋頭。

許陳素梅的先生許禎滿(1954年出生,已歿)當初是一位獸醫,伴隨臺灣經濟起飛,人民生活條件改善,對於肉品的需求也愈來愈高。根據台灣省農會的統計,民國61年(1972)台灣農村養豬事業至為迅速,年產毛豬四百五十萬頭,約值新台幣一百億元,對農村經濟幫助甚大。養豬是農村的主要副業,每年外銷數額可超過美金五千萬元。甚至預估未來將取代香蕉,成為最大宗的外銷農產品。許禎滿就趁著這波風潮,開始養豬的事業。

我先生許禎滿是西螺農工獸醫科畢業。我嫁過來的時候他在做獸醫,一開始在麥寮「順發興」養豬場當獸醫,負責照顧豬隻。後來才回到橋頭自己養豬,那時候村子裡養豬戶很多,有一些農戶會兼著開塭仔(挖水池)養魚,多少養幾頭豬,豬糞可以發酵後作為飼料。我們時也有塭仔養蜆仔,養豬要多一池塭仔讓豬糞發酵,再放流到魚池當飼料。一開始先養肉豬,數量不多,民國75年(1986)左右,養了一百多頭豬母,母豬生小豬賣給養豬戶,規模愈來愈大。那時候台北販仔會下來收購豬隻,運到北部去賣。

許禎滿畢業於西螺農工,在鄉下算高學歷的知識份子,又擁有牲畜專業知識,為村民所敬重,也曾擔任橋頭村村長,但在事業經營上,卻展現鄉下人天真浪漫的一面。現任橋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長吉回憶小時候的父親。

我國小的時候,父親放蜆兼養豬,還養蚯蚓,但幾乎都是賠錢,像蚯蚓養在豬舍裡,因為孔隙太大,通通跑光了。我國中的時候還養泥鰍,因為沒有經驗被魚販騙,還有一些被偷走了。老一輩流行「換帖」(指結輩異姓兄弟),所以他人脈很多,民國77年(1988),他同額競選當上村長,可是只當了兩年就過世了。

民國79年(1990),許禎滿中年辭世,留下孤兒寡母。但許家並沒有放棄養豬事業,許陳素梅一人接續先生的事業,她回憶當時的情景,淚濕了眼眶:

民國79年(1990)我先生往生,當時最小的孩子還在讀高中,要勇敢。本來一直是我先生在處理所有的問題,我什麼都不會,後來自己慢慢學,老大(指現任社區理事長許長吉)從台北回來以後,一邊在公所工作,一邊幫忙我養豬。

真正擊倒橋頭(臺灣)養豬產業的是發生於1997年的豬隻(大規模)口蹄疫事件,許長吉理事長(1972年出生)說:

那時候臺灣經濟好轉,養豬很好賺,但平均十年會有一次崩盤,把之前所賺的通通賠進去。口蹄疫以後,我們家還養了一年半才停下來,那時候豬價崩盤,養那一年都是在賠錢,最主要是捨不得那些活豬,以前都是我們的生財工具。那時候撲殺很殘忍,一開始用電擊,晚期用注射,最後就直接用斧頭砍頭,豬叫得很淒慘,可以說是養豬戶的耗劫,有一些養豬戶還把小豬趕到橋下自生自滅。一頭種豬一萬多元,養了一年多才賣一千五百元。

(三)橋頭市場的興起

1941年橋頭國小遷到現址以後,原址即荒廢沒有利用,一直到民國55年(1966)左右,「麥寮鄉橋頭零售市場」正式設立,主要原因在於橋頭位於麥寮北五村中心,地理位置和來往交通相當便利。從市場設立開始,就和先生一直在市場裡賣麵食的許秀(1937年出生),提到戰後橋頭街的情景,以及市場成立時的情形。

我從小就住在橋頭,那時候橋仔路是附近比較熱鬧的地方,但也是只有五、六間房子,幾乎都沒有人,國小還有一座明顯的沙崙,後來才推平成為學校用地。我先生林買(1933年生,已歿)是新吉庄人,很早就到橋頭做生意開麵店,我17歲(1955年)和他結婚,兩個人一起開麵店,在(橋頭)街上換了很多地方。橋頭以前都是做穡人,很少在外頭吃東西,偶而有人喝酒、玩樂才會在外頭吃麵,算是大餐的意思。那時候賣一些小菜,豬頭皮、鵝肉、鴨肉...,都要自己買來殺,煠(以水煮熟)好了再賣。我28歲(1966年)的時候,市場開始營業,主要賣菜、魚和豬肉居多。我先生就到市場開始賣豬肉,我在另一個攤位繼續賣麵,後來也賣筒阿米糕。那時候豬肉要買回來自己殺,新吉庄仔、三姓、李厝...附近幾個庄都會來市場買,一直到現在市場人還是很多,很熱鬧。

九二一地震以後,橋頭零售市場在經濟部商業司的輔導整合下,陸續呈現雲林縣幾所著名傳統市場的新風貌,目的在在改善傳統市場體質,兼顧現代行銷手法,刺激零售市場買氣,創造攤商、消費者及政府三贏的榮景。

(四)商店街的興起

走在村子裡,我們可以發現橋頭路商店林立,這主要拜民國六0年代臺灣經濟的發展,橋頭佔近地理位置的優勢,成為鄰近聚落移民的據點,當然,還有更多雷厝人前往各地大城市發展,其中又以建築工人佔大多數,有些都成為建設公司大老闆了。林淑芬(1962年出生)就在國小跟著父親一起到橋頭定居,她說:

民國60年左右,我父親從雷厝到橋頭中藥行當徒,相較於橋頭,雷厝是比較偏遠的村落。後來,他與二叔一起合租店面,前面是中藥鋪,後面是二叔組裝收音機的場所。那時候西醫不發達,橋頭人生病幾乎都是拿中藥。

林淑芬說的中藥店叫「德安堂」,現在由她具有藥劑師身份的弟弟接手,改名為「三芳藥局」,裡頭提供中西藥的不同處方。除了南北向通往麥寮的橋頭路,德化路拜市場及六輕之故,整條街道也逐漸熱鬧起來,各種餐飲店林立,從傳統的麵食館、牛肉麵、北方小館到越南小吃店通通有,儼然是一個生活功能完整的而熱鬧的聚落。當然,這些都是拜六輕興建所賜。

(五)六輕帶來的社會變遷

1994年落腳於麥寮鄉的台塑六輕正式動工,1998年正式營運,這對橋頭鄉也是重大的社會衝擊事件,也如蔡惟立先生所說的帶動橋頭第三波移民潮。他說:

我在民國77年(1988)跟著老婆回到橋頭娘家,79年(1990)開設加油站,當時就是看準六輕會帶來的地方繁榮。第三波移民來自四面八方,但對地方比較沒有認同感。橋頭雖然是鄉下庄頭,但具備都會色彩,人口結構很特殊,這些移民除夕晚上幾乎都不在橋頭過年,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六輕興建過程中,吸引外來人口的入住,卻也帶來村子不少困擾,許長吉(1972年出生)說:

六輕還在興建的時候,因為高雄有煉油場,當時的包商主要是從高雄來的,下游很多廠商就跟著過來,也帶來很多外籍勞工,所以外來人口很多,地方上很不平靜,菲律賓人會說英文,有一種優越感,菲律賓和泰國勞工常常有衝突事件發生。有一次在宿舍內還發生喋血事件,後來台塑出面處理才解決。

六輕正式營運以後,橋頭人普遍認為對地方影響是利大於弊,而六輕對於地方的回饋也不遺餘力。許三捷老先生(1931年生)說:

六輕來了以後,好壞都有。好的部份是在大路邊的地價、房價都上漲了,很多年輕人都可以在裡頭工作,壞的比較少,感覺不太出來。

許長吉(1972年出生)也提到六輕對地方的回饋,尤其這幾年在社區經營方面用心良多。他說:

我們台灣環保凌駕專業,常常為了反對而反對,我個人認為重親環保,經濟也要並重。台塑在這裡,有一些好處,民國85年(1996)六輕有一個槽發生火燒事件,為了補償民眾的傷害,在這之前設籍的村民,一年可以有7200元的補助款。麥寮鄉公所與六輕的關係很好,這幾年六輕也比較有經營社區,雙方關係很熱絡。

橋頭有許多子弟在六輕任職,平日關心社區事務的林明志(1973年出生)就是其中一人,他提到自己到六輕工作的經歷,以及這幾年台塑在社區經營的情形:

民國86年(1997),我就進入台塑石化工作,這幾年公司晉用的在地人愈來愈多,在地子地從六成到現在將近八成,一方面是在地人比較「古意」(老實),再則抗爭的時候,比較可以站在公司的立場去解釋。當然這幾年公司工安環保方面也改善很多。至於升遷的機會還是要看學歷。我雖然只有高中畢業,但表現好還是有機會升到值班主管,也算是一位基層主管。像林善至是北港人,鄉下小孩出身,他是公司資深副總也是台塑發言人,也算是雲林在地子弟。台塑在地方投入很多,像麥寮鄉是全省第一個每一個村都有老人食堂的村落,硬體設施由台塑出資三十萬補助,任何社區的活動只要有公文就補助一萬元,這些都是其他鄉鎮沒有的福利。

理事長許長吉提到老人食堂社區共餐服務,橋頭社區將於今年(2017831日正式上路。除了台塑補助的硬體費用三十萬元,鄉公所負責籌措每個社區三位廚工的人事費用,每個月餐費1200元,也由公所補助600元,平均每餐餐費60元,每一位老人家只要負責30元就可以享用美味可口又健康的午餐,麥寮鄉二十一個社區都會陸續開辦,這可能是屬於偏鄉難見的老人福利服務,也是公所近年努力推動社區營造的成果。

 

 

附錄:雲林縣麥寮鄉橋頭村相關大事記

2:橋頭村相關大事記

西元年

統治年

大事記

17世紀末

康煕年間

本地轄屬諸羅縣,為平埔族人生活領域,鄰近海豐港為軍事防汛,漢人移民由安平進出,本地漢稀少。

1723

雍正元

因朱一貴事件影響,畫虎尾溪以北、大甲溪以南之地,增設彰化縣,本地屬之。

1725

雍正3

清廷頒佈各番鹿場閒曠可以耕種地方,可以由番人與民人耕種,漢人得以用合法手段取得可耕地。

1730

雍正8

陳、張、石三姓墾首向南社社番請墾本鄉境域,為麥寮最早有文獻記錄的漢人移民史。

1731

雍正9

海豐港以港灣水深的優勢,成為商船避風碇泊的重要港口,一時店肆林立,好不熱鬧,間接影響本地發展。

1773

乾隆38

海豐港為彰化縣四港之一,以輸出油糖為主,設有營汛與煙墩。

1789

乾隆53

海豐港溏汛損毀,成為偷渡者的天堂。

18世紀末

乾嘉年間

有泉州人向南社社番請墾橋頭、沙崙後、施厝寮、雷厝、許厝等地。此為本村最早有文獻記載的開始。

1820

道光年間

海豐港日漸淤積,改歸嘉義縣笨港縣丞轄。

1845

約道光25

推測下橋頭村移民先祖許澤登(1825-1905)弱冠之年來台時間點,初定居海豐埔尾。

1857

約道光27

推測橋頭村移民先祖許浩(1837-1913)弱冠之年來台時間點,由海豐上岸直接在橋頭沙崙定居。

1863

同治2

林文察回台總辦臺灣軍務,抵嘉義之「麥寮」登岸,海豐港的重要性大減。

1898

明治31

戊戌大水災導致鄰近村落移民往高處發展,下橋仔沙崙成為同鄉同姓許姓移民的聚居地。原居埔尾許澤登(1825-1905)或後世遷居下橋頭沙崙高地。

1913

明治44

總督府劃許厝寮、橋頭與雷厝三庄合計586甲土地劃為防砂保安林,民眾生活逐漸安定。

1920

約大正9

聚落信仰中心泰安宮、鎮盛宮建廟完成

1926

昭和元

橋頭國小的設立,全銜為「崙背公學校貓兒干分校場橋頭分離教室」。

1937

昭和12

橋頭分離教室升格「崙背公學校橋頭分教場」。

1941

昭和16

橋頭分教場正式獨立為台南州「橋頭國民學校」,首任校長栂尾 勳。

1952

41

農復會與虎尾糖廠撥款重造濁水溪南面防風林。

1966

55

麥寮鄉橋頭村零售市場成立

1970

59

隨著臺灣經濟起飛,鄰近更偏遠村落移民到橋頭發展,橋頭商店街逐步發展。

1972

61

臺灣養豬事業蓬勃發展,橋頭許多村民投入養豬行列。

1992

81

橋頭社區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1994

83

台塑六輕正式動工,各地移民陸續湧入,帶動橋頭房地產及土地翻漲。

1996

85

省政府推動「台灣省農村土地整體發展五年計畫」,雲林縣麥寮、虎尾於1996年進行農地重劃作業。

1997

85

臺灣爆發大規模豬隻口蹄疫事件,重創養豬產業,橋頭村也不例外。

1999

88

橋頭社區發展協會成立,陳文定先生為第一屆理事長。

2007

96

許山埔接任橋頭社區第二任理事長。

2016

105

許長吉接任橋頭社區第三任理事長。

 

 


[1] 省政府推動「台灣省農村土地整體發展五年計畫」,雲林縣麥寮、虎尾於1996年進行農地重劃作業。

 


[1] 現有《龍江許姓族譜》以麥寮許姓大宗為開台祖,內文稱:「清康煕年間,有泉州許遠元來台,在雲林縣麥寮鄉開荒,先世原居晉江十六都龍湖亭石龜村(晉江市龍湖鄉石龜村許厝)。」但考麥寮橋頭村歷史發展演變,其開台祖為道光年間方來台之許姓小宗(一說為許浩1837-1913),原鄉來自晉江市安海鎮橋頭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蔡金鼎 的頭像
    蔡金鼎

    地方社會學

    蔡金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