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說故事─雲林縣麥寮鄉麥豐村光華社區(興化寮)

by 蔡金鼎

光華社區(興化寮)是位於雲林縣麥寮鄉麥豐村東南方的小型聚落,社區發展協會於民國85730日成立,是光大寮與興化(華)寮兩者的合稱,早期社區發展大都以麥豐村麥寮街上為主,興化寮相對薄弱。民國104年,麥寮鄉公所成立社區推動委員會,有五個年輕人協助社區行政事務與提案營造,九月以興化寮為主的居民重新改選運作「光華社區發展協會」,開始積極參與社區營造,現任理事長為吳萬學先生。

一、歷史沿革

興化寮為吳姓同姓村,延陵衍派,吳姓太祖公在此拓墾定居,其餘姓氏(如林、蔡)早期為吳姓族人佃農、長工。一直到現在庄內仍為吳姓族人居住所在,其他姓氏則散居村庄外圍。從1989年臺灣堡圖可以看出,興化藔位於麥寮街東南方新虎尾溪北岸,溪對岸東為同安厝,西接蕃仔寮。根據臺灣省文獻會2002年出版《臺灣地名辭書(卷九)雲林縣》記載:「相傳本地係由來自福建省漳州府興化厝居民建立的小型聚落,因此稱為「興化寮」。」另書中記載:「本地居民以吳姓宗親為主,人口規模原有三百多戶,因戊戌年洪水[1]為患,居民走避,人口數劇減。目前約有40多戶人口,由於人口數少且鄰近麥寮鄉商業中心,商業機能不振,僅有一家小雜貨店。」其描述與今日社區現況相去不遠。

十九世紀末葉,本地設有渡口,根據光緒20(1894)倪贊元所著《雲林縣採訪冊》提及:「興化藔渡在麥寮街東南二里許之新虎尾溪。竹筏一隻,道光15年(1835)設以載行;渡錢每人八文。為麥寮、北港、土庫往來之所」。昔時人口數「麥藔街四百九十戶、三千五百三十丁口。興化藔二十五戶、一百十二丁口。」清末時期,麥寮為海豐堡(舊屬彰化;1888年改隸雲林縣)重要街市,對中國貿易船商往來只能依靠麥藔街西北的海豐港:「由陸路至街十一里。港口水深丈餘,商船每於〔此〕避風寄椗;然南北皆有沙線,不能容大船,為儎千餘石者可入港。交易則赴北港,以麥藔無大郊行故也。」昔時陸路交通不便,麥寮街進出即以海豐港與本庄興化藔渡為船運往來孔道。

二、居民信仰

1利眾公廟

利眾公廟位於社區入口興化寮23-50號,是本地居民主要的庄廟信仰中心。自日本時代臺灣堡圖、乃至戰後初期地圖,都沒有興化寮廟宇的圖記。一直到1999年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才出現「和眾公廟」的圖示文字,應為「利眾公廟」之誤。本廟主祀利眾公,配祀神明有地藏王菩蕯與福德正神,主要慶典為農曆二月十六日利眾公聖誕,當天庄民會準備壽桃祝壽,另有吃會性質的歌唱聯歡晚會,是為興化寮全庄大事。根據社區耆老說法,利眾公廟早期為「林府座殿」,本來只是一間小小的土廟,經過兩次翻修乃成今日面貌,最近一次重修為民國98年(己丑)。

本廟早期為大眾爺信仰,一來它位處庄外,二來本廟無頭家、爐主制度,神明僅在廟宇祭祀。另外,利眾公聖誕為2/15日,是日亦為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為漳州興化人主要信仰神明之一,本地居民以先祖聖王誕辰同日祭祀利眾公,視為兄弟之情的信仰行為,已流傳百年之久。考台灣歷史事件與本地地緣關係,本廟祭祀利眾公應與戴潮春事件極有淵源。丁日健輯戴案《治臺必告錄》中記載,林文察自今雲林縣境麥寮登陸,定嘉義,復斗六,駐兵阿罩霧。「嗣又接准署鎮臣曾元福函稱:訪聞在逃股首廖談等竄赴麥寮等地方,即經派隊到地,將廖談登時擒獲,並獲逆子廖真頭、偽先鋒廖老澎及逆黨廖荖等解至行營,訊明正法等由。1863年,林文察率軍自麥寮海豐港登陸,128日,進駐麥寮,主要為收復戴軍所佔據的嘉義、斗六城,其間征戰數次,軍士百姓傷亡無數,雲林縣境內偏遠鄉郊多有此類大眾爺、百姓公信仰,均與此械鬥民變征戰有所牽連,本庄利眾公廟亦不例外。

2光大寮聚寶宮 ​​​​​​​

由於光大寮與興化寮都位於麥寮街東南方,因此兩地交通往來頻繁,光大寮聚寶宮蕭府大歲亦為本地信仰神祇。每年農5/15蕭府太傅聖誕前夕舉行祈福平安繞境八股活動,範圍涵蓋東勢、台西及麥寮等三鄉九個聚落,其路徑由聚寶宮出發─爐主─湖仔內─番仔寮─馬山厝─新許厝寮─新吉庄─阿坤厝─寮仔─興化寮─光大寮─麥寮大眾巷等市街,行經本庄興化寮當天,村民會擺設香案,焚香祝禱,近年來更流行躦轎底等活動,各種陣頭齊出,非常熱鬧。除此之外,本地福德祠亦為庄民所奉祀,香火不斷。

三、社區產業 ​​​​​​​

早期社區產業以甘蔗、稻米和土豆為主,近幾年部份種植高麗菜、葱仔、四川()菜、甕菜等高經濟作物,幾乎全村村民皆以務農為業,生活步調簡單。

除此之外,蘆筍的栽種也曾風行一時,麥寮鄉曾經是全台蘆筍產量最大的鄉鎮。蘆筍栽種興起於戰後,受美援影響,臺灣積極引進各種高單價可外銷農作,由美國華盛頓、加州引進蘆筍品種。民國五O年代,成為風行一時的經濟農作,主要栽種區在臺灣中部西海岸一帶,包括麥寮鄉,一度與洋姑、鳳梨為本省三大主要外匯農作,對國家經濟貢獻極鉅。民國65年為蘆筍栽種最高峰期,隔年津津蘆筍汁開始在市面上風行,成為高級飲品的代名詞。爾後農會停止收購,再加上貿易自由化的影響,蘆筍的栽重面積已大不如前,本鄉也不例外。

另外,民國六O年代,社區曾有一薄荷工廠提煉精油。其興起年代大抵與(香茅)精油產業同期,主要外銷日本作為香水原料。當時臺灣精油產業興盛,根據地方民眾說法,一斗米約三十元,薄荷精油一斤價格也是三十元,利潤驚人。但後來由於各種因素,日本停止收購臺灣精油,薄荷工廠因此也就歇業停工了,而早期種植的薄荷田園也不復見蹤影。

四、鄉賢聞人─吳九河 ​​​​​​​

早在日本時代,本村即設有漢學私塾,至今仍有多位庄民練得一手好字,社區理事長吳萬學即為其一,他每年春節要寫七百多幅春聯送給鄉親父老。這些書法文化傳習,主要受鄉賢吳九河所影響,一直流傳至今。

吳九河(1896-1967)為本庄人士,受業於清光緒秀才許添枝(18691939),自幼聰慧,幼承庭訓,長習經史。以塾師為業,當時村落常集資聘請漢學教師駐村授課,期間由經濟較佳者供應教師食宿,授課期間通常以幾個月為期,薪餉不定,因農村經濟困頓,有時也是免費授學。其後吳九河與許番婆、林錦元、許坤元、林超等人先後在麥寮拱範宮教授四書五經、瓊林、論語、大學、離婁、告子…等漢學,鄉里人稱「麥寮五先」。吳氏之戶籍資料登記為自耕農,但畢生以教授漢學為業,麥寮一帶廟宇牌匾楹聯多出自其手,著有《古名人集》、《鄉賢志 》、《臺灣八景》等書,但幾未流傳於世者,現存於光大寮聚寶宮內〈聚寶宮廟序〉石刻碑文即出自其手。戰後被推選為雲林縣農會理事長,嘉惠農村,頗受鄉民愛戴。吳九河家族以「四象九合兩儀」作為吳姓昭穆亦,可由此判斷是否為吳九河家族後世族人。

五、聚落文化資源 ​​​​​​​

1.門聯文化 ​​​​​​​

為受吳九河族人書文影響,庄內建築門聯多繪於門上,其中多以詩書耕讀、家庭和睦、存心仁厚、光宗耀祖、安居樂業等期勉子孫,實為社區頗具特色的文化景觀,茲抄錄部份對聯如下:

敬光前詩書教子,

存裕後勤儉持家。

吉星高照平安宅

修禮以耕陳義以種,

西京明詔孝弟力田。

同富同貴須知同心

紹祖宗一脈直傳克勤克儉,

示子孫兩條正路惟讀惟耕。

禮門義路自是安居

平無私惟勤惟儉,

居之安利己利人。

五福自臨門

志教光前詩書教子,

入存裕後勤儉持家。

福星高照平安宅

順意力行德業興隆光甲第,

發心振奮仁風展望耀門庭。

傳家有道昌明敷世祥

書田菽粟多真味,

心地芝蘭有異香。

堯天舜日周禮樂

經濟博通言達於行,

家庭和樂質有乎義。

竹笣松茂家聲遠

延祥興隆光甲第篤禮崇義,

陵祥獻瑞振門庭宏慈守貞。

順道盡誠德業長興

 

2. 歷史建築 ​​​​​​​

 

庄內建築多為日治末期或戰後重建,其中又以「日治時期吳家磚屋」以圓栱門與水泥竹節窗櫺造型最具建築特色。其餘建築多為正身護龍形閩南式樣,以磚造、水泥、洗石子為主要建築元素,部份外觀可見近代幾何線修裝飾,值得深入踏查記錄。 ​​​​​​​

六、其他社區資源 ​​​​​​​

1.取水文化景觀 ​​​​​​​

  

雲林地區自古缺水,取水問題成為民眾重要的生活議題,與化寮留有抽水手搖水井泵,農田裡有早期養殖漁業遺留的深水井抽水馬達,為見證社區用水特色之文化景觀。

2.農村衛生現代性─「新」式廁所 ​​​​​​​

  

早期農村聚落屋舍衛生設備不佳,省政府於民國44年開始,透過農村復興委員會接受美援,指導協助推動「基層民生建設」,這是近代社區發展工作的開端。民國55年美援終止以後,內政部頒行「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作為推動的社區發展的法制架構;民國57年,臺灣省政府並擬定「臺灣省社區發展八年計畫」,其中一項基礎社區建設即為整修廁所,社區現存數座當時興建之廁所,若能加以整修美化,當可作為五十年前社區發展的見證物。 ​​​​​​​

3.農村文物─古亭畚 ​​​​​​​

興化寮現存一座古亭畚是傳統農業聚落的穀倉,農家用來囤積稻穀或蕃薯。古亭畚本體是由竹條編織而成,外圍再用石灰、泥土、稻殼的混合物紮實糊上,既通風又能防潮,可以妥善保存作物。底部則為了防濕氣,特別以竹竿鋪地架高,讓古亭畚不至於吸收來自地面的水氣,達到乾燥作物的功效。這座古亭畚現況保存尚稱完整,若能予以整修展示,當可展現先人儲物的農業文化智慧。 ​​​​​​​

 

[1] 日治初期的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發生「戊戌大水災」,濁水溪支流清水溪上游草嶺潭潰決,洪水則又回舊濁水溪故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金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