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訪談:一個意義與目的的觀點
社區故事對於凝具社區共同意識具有一定的意義,因此,如何採擷社區的故事變得相對有趣。很多社區把耆老訪談視為社區營造的過程,著重技巧層面,卻忘了問為什麼要做口述訪談?這幾年常常遇到社區拿著一堆名人雅士的名冊,希望我到社區幫忙訪談。我想以「口述訪談:一個意義與目的的觀點。」來釐清這些問題。
- 意義的觀點:誰是報導對象?替沒有聲音的人發聲
大部份社區的訪談都著重在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其實這正是口述歷史最忌諱的。如果報導人(訪問對象)是位居高位、身份不凡、出生名門、功滿朝野…,這些人真的不需要我們,因為他們有各種資本可以動用各種關係進行歷史詮釋,或者說天下、商周..早就把他的故事寫成勵志故事了,又何勞我們費心?又或者歷史上的爭議性人物,早有學者專家、研究機構幫忙撰寫回憶錄、傳記,就等著可以發表的那一刻,真的也不需要資源有限的社區出手。再則,如果都沒有人在意他,肯定這位名人的歷史性也沒那麼重要,鼓勵他寫回憶錄是一個好方法,至於動員一大堆社區人士去拜訪、記錄、攝影、拍照,我認為大可不必。
只有一種情形是例外,如果這位名人的事蹟可以連結一段我們有興趣的史實軼事,那就針對那一段內容去訪問即可,過度的歌功誦德大可不必,除非他對社區有偉大而宏偉的貢獻,不止是過去(因為社區有可能也造就他/她的成就),而且是未來還會繼續發生。我訪問過九族文化村董事長張榮義應該是屬於這個類型,天下的訪談不夠深入,也未能理解在地脈絡,對地方而言,擔任里長與祭祀公業負責人的職務是他成功商人以後公共參與的開始,成就地方其實也造就一位成功的企業人士。那麼究竟有那些人是我們要關心的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種人著手:
- 默默付出的平凡隱者?
這些人確實是我們要發掘的對象,一位在社區默默付出的環保志工,老是贊助社區活動飲料的雜貨店、對社區活動長期支助的企業、足以彰顯各種並普世價值的男女老幼都可以是我們口訪的對象。這些人的故事,如果我們沒有記錄,大概也沒有人會在意,看似平凡的小事,其實正是社區主義的精神的彰顯,社區共同體,這些平凡隱者正是其中的接著劑。這是我處理的大部份口述訪談的對象,我總可以從他們身上發現生命的價值與光輝,這也是平凡人的真實的人生。
- 弱勢族群與需要幫助的人?
如果我們行有餘力,這群人的故事也許值得我們記錄,這社會不缺成功者的事蹟,最欠缺的是對失敗者的同理與理解。如果社區公園有一群流浪漢聚集,是不是除了關懷送暖吃尾牙之外,可以記錄這一群人的故事?老人送餐與居家訪視除了看看獨居老人是否還在呼吸?是不是改為有意義的訪談,和老人家聊聊「少年英豪」的往事,他的一生可能是我們未來的參照,口訪是一種彼此療癒的過程,談不上專業與做善事,而是溫馨的關懷與自我的成長。我對政府「利用」社區「志工」投入長照政策容有意見,但對於電話訪視、老人送餐或居家關懷深感認同,只是在程度上如果可以更深入記錄老人家的故事當更有意義。
- 目的的觀點:到底要訪問什麼?唯人與事爾
口訪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其實歷史就是成就「人」、「事」與其衍生而來的種種議題。社區/地方可以處理的部份就是個人生命史與地方發展史兩個部份。
- 個人生命史:一個人的生命經歷恰好是當代社會發展的縮影,很多人的生命故事就可以建構一整個世代的歷史。這好比是拼圖,只要拿到第一塊就會有第二、三、四….,源源不絕,不管是土農工商,也不管是販夫走卒都可以是我們口訪的對象。有些人的童年故事很精彩(懷舊),有些人對求學的經驗特別有印象(教育史)、有些人的職場生活是人生的全部(產業史)、有些人的婚姻是一輩的悲/喜(兩性)、還有一些人是重大歷史事件的參與/見證者。歷史作為骨幹,因為有了這些人的故事而多了血肉,這些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如果可以,從週遭親人著手是最好的開始,這是我〈從生命故事到歷史敘事工作坊〉課程所強調的觀點。石岡人雅菁是我第一期的學員,兩年前她記錄了阿公在八仙山伐木的故事,如今阿公已再無言語能力,那料到今年底文化局邀請我們要共同撰寫出版一本《八仙山的故事》,一個無意的文本成為最珍貴的史料。
- 地方發展史:有些社區的耆老訪談在建構社區過去的模樣,找回童年的記憶。帶著老人家去指認過去的火柴工廠大門在那裡?五分車軌道與車站的位置、建材、外觀…,舉凡社區(地方)的一切過往彷彿都是訪談的內容。要說錯也沒有什麼問題,只是這樣的做法以乎小覷了耆老的價值,這些有形的產業、物件或位置、外貌隨著環境丕變是不可能再回來了。又或者其實現有文獻或網路的圖資其實可以回答絕大部份的問題,又何勞一位長者孜孜矻矻?除非是帶著老人家到處遊覽回憶,或許是另一層涵義,否則大可不必勞煩,對口述歷史也沒有多大的意義。耆老訪談真正的價值在他經歷的年代與做過的事,從其中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又造就了社區往什麼地方發展?如果他是第一位到社區開設鐵工廠的人,那我們可真的挖到寶了,他從什麼地方來?技術如何傳承?環境對產業有什麼影響…,光這些問題都問不完了。這是我到社區做訪談的起手式,我稱之為〈將攪豬屎變成有意義的訪談〉,「攪豬屎」是訪談「見山不是山」第二個境界,如果能進到「見山還是山」的階段,那就是「有意義的口訪」,否則就真的成了「攪豬屎」;當然許多人一直停留在要有訪談表格按表操課的「見山是山的」的第一階段,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只是缺少了「攪豬屎」的樂趣。
- 口訪的技巧:Just do it !
口述訪談成為一門學問也是很奇怪的事,學院派喜歡把很簡單的東西寫成厚厚的一本書,然後再來個SOP流程讓大家依樣畫葫蘆,我要說的是每一位報導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一套標準的流程可以應付所有的口訪,只能因地制宜、且戰且走,但還是訪談類型與提問的重點是可以把握的。
- 訪談類型
- 編年史
- 個人生命史適用
- 上下世代追溯
- 重大事件深入探討。
- 紀事本末
- 以重大事件/特定主題為訪談軸線
- 基本資料不能偏廢(136理論)
- 交錯運用
- 時間及環境受限的狀況下。
- 讓閒聊(攪豬屎)成為有意義的訪談。
- 提問的重點
- 姓名:華人社會姓氏與命名都是文化分析的元素,更是報導的題材。例如:我常常說的賴想雲、賴想鶴姐妹的故事。
- 出生年(西元):這是整個生命敘述過程最重要的部分,更是集體記憶與歷史敘事的參照點。例如:1934-1940年出生,是日治時期最倒楣的台灣人,大陸的中國人也不例外。
- 出生地:這是地理空間的背景分析,城鄉差距、產業結構、文化特性...通通在這裡可以找到答案。
- 報導人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出生、生平與形象。這部份可以配合日治時期的戶籍謄本來佐證。
- 報導人的生命故事:童年回憶、求學經歷、職業生涯、結婚生子、政治經濟文化觀點。
- 訪談側寫:與報導人相關的人物訪談。
- 舊地重遊:帶著報導人回到關鍵地點。
- 意料之外:這個是口述歷史最有意思的地方。
最後,我要提醒:
我的任務是紀錄下人們說了什麼,
但我並不必然相信這些內容。
~西方史學先趨希羅拉德
我們所聽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觀點,而非事實;
我們所看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視角,而非真相。
~馬可.安東尼《沉思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