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應邀南屯區域型社造中心擔任講師,邀課內容包括社區營造概論與案例分享、發現社區特色與需求、如何進行社區資源調查?說真的三個小時的課程,每一個問題都是大哉問,對於前來與課的社區朋友,我一直抱著尊敬與學習的態度,作為第一線有志於社區營造的人,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面對社區質疑/肯定的開始,期待今晚的課程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開始。

社區營造概論與案例分享

 

臺灣社區營造至今恰好二十五個年頭,從過去由上而下的資源分配與恩給制的專家審議,到今年審議式預算的方興未艾,基本上仍未改變其「皇恩浩蕩」的本質。日本社區常被引為臺灣社造的楷模,但就歷史發展脈絡而言,兩者不可相提並論,一如參與式預算在國外是由民間爭取發展生根,在國內成為政府以標案的方式委託廠商「培力」民眾提案,成為政策的一部份,但這並不影響民眾對「改善社區」的努力與期待,我也並不認為臺灣模式「萬不足取」,任何一種制度的移轉都會受其歷史脈絡與社會發展的影響。例如:1992年是臺灣「社區總體營造」元年,作為政策發展的宣示,其歷史背景在因應解嚴以後爆發的民間社會力,可視為資源分配與權力結構的改變。日本則以「社區振興」、「城市規劃」來代表地方居民對社區現況與未來的參與行動方案,以因應1973年第一次能源危機,導致本土產業的衰退,以振興地方產業作為主要訴求,其中又以人口老化、外移嚴重的農漁村為主。前後差距二十年,臺灣的重點在強調共同體(community),日本則以振興社區經濟作為目的,如果不能了解地方(臺、日)歷史背景的差異性,貿然放在同一平台上(社區營造)作比較,就會「見樹不見林」。

二十五年前臺灣推動社區營造的主要目標:「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

其發展面向從整合「人、文、地、產、景」等社區資源,透過居民協力與某定參與進一步重構「人、文、地、產、景」等社區資源。

  • 「人」:指的是社區居民的需求的滿足、人際關係的經營和生活福祉之創造;
  • 「文」:指的是社區共同歷史文化之延續,藝文活動之經營以及終身學習等;
  • 「地」:指的是地理環境的保育與特色發揚,在地性的延續;
  • 「產」:指的是在地產業與經濟活動的集體經營,地產的創發與行銷等;
  • 「景」:指的是「社區公共空間」之營造、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獨特景觀的創造、居民自力營造等。

十幾年前踏入社區營造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調查社區資源─人文地產景,社造的目的在 透過再生產的重構,以彰顯原有/創發的社區資源價值。重構的過程可以分幾個方面來說

其一,就資源本身而言,除了前述的人文地產景的分類,我們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將地方文化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holism),包括物質、精神、語言和社會組織四個面向,任一面向都應涵蓋其他三者,例如物質面向(人、文、地、產、景)應該把精神、語言與社會組織也包括其中。

其二,就調查方法而言,我們可以從社會組織開始,同時關注物質與精神層面,最重要的是能夠以社區的語言表達出來(話語權)。

其三,就社區效益而言,既然是資源(resource)就應該具有再生產(reproduce)與影響力。要具有再生產性,所以社區資源應該是可以為社區所用的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產與象徵資本。至於影響力可以從「天、人、物、我」四個層面來省思。

二、               發現社區特色與需求

在回答「地方有什麼特色?」以及「地方究竟需要什麼?」的問題前,我認為要先釐清為什麼我要知道這些?我們的動機何在?如果了解這些問題沒有「利益」可言,我為什麼要知道這些?利益可以分為公益與私益,一位有「大愛」的人會告訴我們要「因公忘私」,做一個自私的人是不好的,我的想法恰好相反,如果我們找不到做一件事情對自己的好處,很難說服這件事情對他人是有用處的,可能只是一時的自我感覺良好。再想想我們處在一個「唯利是圖的社會」,每個人都「以富為貴」,最亂的時代,最好的選擇就是累積自己的資本進行未來的投資事業,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四種不同的資本─經濟、社會、文化與象徵。對我而言,發現每一個地方的特色與需求,就是在累積自我的社會資本與文化資產,作為我未來投入再生產的工具,能否轉換為經濟資本與象徵資本?

接下來要回答的是觀點的問題,由誰的觀點來看社區特色與需求?也就是社區的目的是什麼?它究竟要服務誰?如果您的答案是社區需要什麼就做什麼?那等於完全沒有回答問題,所以我們要問的是社區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麼?

透過社區想要的核心價值,例如共好、共享、共利、老有所用、幼有所托再來決定要做那一些營造實體?營造實體要達到核心價值的過程中需要完成的事情就是附加功能。這只是一種觀點,提供社區營造內容思考的方向。106年度南屯區社區共好資源整合平台計畫為例:

三、               如何調查社區資源?以萬和宮為資源整合的觀點

 

犁頭店的拓墾就是台中盆地故事的開始,這是南屯人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但台中盆地的整體開發始自於雍正元年彰化設縣,談犁頭店的故事,更應該了解彰化縣城的故事,這是時間的垂直整合,我們試著以萬和宮為起點,作為社區資源整合的練習,任何一個地方景點都交雜不同的人事物,建築之美、民俗信仰、靈力經濟都是在地議題,但要如何與在地發生關係,如何讓自己產生興趣才是重點所在。以萬和宮沿革為例:

  •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相傳萬和宮聖母神像由張國(後任台灣北路營參將)自福建湄洲恭請護船來台,神像安置犁頭店,初建小祠祭祀。
  • 1726年(雍正四年)920日,由時居犁頭店地區的張、廖、簡、、劉、黃、何、賴、楊、戴、陳等十二大姓氏集資擴建,大廟建竣,定名為萬和宮。

這兩個簡單的沿革告訴我們幾個重要的年代與人名線索,其實恰好牽連國家歷史的敘事,16836月施琅攻台,張國「偷墾」台中盆地,翌年即有小祠奉祀媽祖傳說。1723年,彰化設縣,台中盆地官方勢力大為強化,漢人移墾日眾,不過三年就有十二個姓氏共同奉祀媽祖立廟,這是資源整合的歷史敘事。

接著我們要問的是那十二的姓氏現在在那裡?字姓戲是其一,但更重要的是早已列為文化資產的祠堂、古厝與墳塋,例如:

一座宗祀或古厝被列為文化資產,並不只是其建築特色的不可現性,還應包括其對於社區歷史與人物的連結,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文化資產在歷史文化層面都應該要與我有關,可以成為再生產與對我可以發生影響。江何、賴、楊、戴、陳、林等姓,是否可以在本區找到代表性的建築以彰顯家族對地方開發的意義,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其次,我們知道先祖很了不起,也是地方開墾的先驅,那麼這些人的後代子孫怎麼了?是我們要進一步了解的。

我們進行社區資源調查,應該從十二姓氏家族的故事開始嗎?「錯」,恰好想反,社區營造的精神是「由下而上」、「關懷弱勢」、「公共參與」,資源應該分配給最底層的庶民階級與最弱勢而沒有公共發言權的家族,所以對於家族在社區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著手:

其一,如果您的家族本身是地方望族,那麼恭喜你,針對家族對於地方影響力不同,以及歷史定位的高低,勢必已有很多專家學者和研究生投入家族史的建立,你要問的是:「你自己祖先的故事,非得由別人來寫嗎?」

其二,如果你的家族在地方上名不見經傳,從來沒有人在乎,或者並不是世居當地,更談不上影響力,那麼恭喜你,你正好就是社區資源調查中,不可或缺的小人物故事,社區的故事正由你開始寫起。你要問的是:「我該如何開始?我的資源可以從何而來?」這正是社區營造的真諦,你正透過探問先祖的足跡,進行各種資源的轉換,同時創作個人在天人物我四個層次的影響力,除非你的生命中未曾出現「重要的」那個人。

這張圖的意義何在?

所以讓社區資源和每一個人發生關係,可以產生意義才是真正的社區資源。

arrow
arrow

    蔡金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