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聽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觀點,而非事實。

我們所看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視角,而非真相。

~馬可.安東尼《沉思錄》

最近在地方社會學的部落格寫了一篇〈白沙屯看門道,大甲媽湊熱鬧〉,可能拜媽祖信仰正夯,這篇文章在網路上瘋狂(大誤)轉載,破以往文章個位按贊人數,當然也接到一些網友的指正,有人說「媽祖慈悲,凡人不應妄下評斷」;「有人說要走完全程才有資格評論」,就一件「公共性」事務,究竟站在什麼樣的高度才有「資格」「評論」?這裡有三個關鍵詞「公共性」、「資格」、「評論」,我個人以為凡是公共性事務就應該接受公評,所以沒有資格的問題,剩下來的就是對於「評論」的接受度。我個人從小就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長幼有序」的倫理教育中接受薫陶,以下(凡人)犯上(媽祖)可謂大不敬,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造就我們社會裡「溫良寬儉讓」的虛假的文化,如果我們可以接受觀點是人個不同視角的見解,並不代表事情的對錯與真假,就不會把問題看得那麼嚴重了。有些事情不是對錯真假的問題,而是觀點的差異,正如媽祖要以什麼樣的遶境方式進行一般。所以我在南區整合型社造課程中,有關整合型社區資源的看法,也純粹以不同的視角來陳述自我的觀點,看倌莫要一昧認為我「自比清高、浮雲遮眼」,「理事長(董事長)勞苦功高,一介草民豈可妄下評斷?」「你自己先跳下來做社區,經營事業有成再來評論別人。」這些都不是我的本意,社區事務具備公共性的特質,所以我提供的只是一個整合型的觀點,無關真假對錯,阿彌陀佛,施主善哉。

一.從老樹根開始挖掘

南區有一座老樹根魔法木工坊,執行長江明偉是一位用心的經營者,在網頁上可以看到他從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以後尋思產業轉型的心路歷程。這正好是一部臺灣傳統產業轉型的模式。民國70年代臺灣以代工產業作為經濟起飛的基礎,江先生經營的幼苗幼教社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他發現歐美進口原木教具的國內市場,學校老師或父母願意花更多的錢購買製作精美的原本教具、玩具,開始投入少量生產,也創下與木工結緣的契機。民國80年代,大陸經濟改革開放頗見成果,臺灣代工廠陸續西進,挾土地與人力成本的低廉,傾銷各類廉價的教具、玩具回台,幼教社事業自然大不如前。適逢臺灣房地產景氣蓬勃,江先生創立「老樹根」實業有限公司,專門生產原木遊具、涼亭、花架,景觀木作..,以供應建設公司置放中庭作為景觀遊具。九二一地震以後,房地產景氣大不如前,適逢經濟部輔導觀光工廠計畫,民國94年經濟部工研院輔導老樹根成為「台灣第一家木器觀光工廠」、「經濟部輔導創意生活產業園區」、台中市文化局地方文化館、教育部「在地遊學 發現台灣」,就此轉型為工藝美感體驗的休閒產業型態,成為本區重要的觀光旅遊景點。

經濟部「推動製造業發展觀光休閒產業計畫」,主要協助老工廠由單純的製造加工逐漸轉型為觀光工廠,成為兼具製造、歷史文化、觀光休閒價值的活體工廠。「創意生活產業」園區的建置有三個核心概念:「核心知識」、「深度體驗」、「高質美感」,提出能展現生活特質與經營特色價值的經營模式與內容,透過體驗活動的設計,提昇企業營運的附加價值。老樹根在「教育的觀光工廠」已站穩腳步,繼續要往「文創的觀光工廠」發展,以「法蘭瓷」為學習標竿的夢想,希望成為「文創木偶」的法蘭瓷。以一步一腳印「文創深根、快樂樹人、幸福到老」為理念,期望能實踐「台灣老樹根、木藝地球村」的願景。

社區資源想一想

從文化整體論的觀點,我們可以分析老樹根作為社區產業資源,還缺少那些元素?如果社區土名「樹仔腳」、爺爺江老根是老樹根命名的由來,阿嬤的土墼厝傳達的是懷古之情與對先人的感念。那麼老樹根作為社區產業景點,是否可以更進一步致力於社區土地與人文精神的發掘?

  • 人:當代人的成就是上代人努力的成果,一如小猴子論中所言,兒子接棒、設立分館是傳承,也是對先人的責任。例如樹仔腳江家土地拓墾史的彰顯與發揚?
  • 文:「法蘭瓷」為學習標竿的夢想是對成功者的禮讚與模仿,法蘭瓷行銷成功的關鍵在掌握瓷器的中國(東方)特色,木工坊要掌握的可能是木作的在地特色,法蘭瓷以文化技法為本,木工坊以觀光發展為導向,兩者在屬於不同的意化層次。
  • 地:木作職人在地知識的傳承要掌握木頭接榫技法的傳承與創新,這項無形技法的傳承是最困難的。

  • 就社會組織而言:老樹根的社會網絡從經濟部、文化部到教育部,也包涵觀光工廠的橫向連結,在垂直連結方面是未來可以思考的方向,例如社區的參與。
  • 就物質層面而言,現有土墼厝的保存、木作與景點比較是著重在這個層面。
  • 就背話語層面而言,一是(話語)權力、二是作為溝通的工具,如果可以連結台語文化講述木工司阜的用語,在技能傳承上會更有意義。
  • 就精神層次而言,木作會消失的原因正是消費主義時代重視物質層面的結果,現有喜歡木作傢俱、藝品的人講求的都不是實用功能,而是其精神層面的感受。

就資源效用的觀點而言,老樹根魔法木工坊(目前)絕對具有再生產性,也許我們建議可以從天人物我四個層次,重新思考它是否具備這些影響力?

二.    臺灣火柴故事館

臺灣火柴故事館

不滅的番仔火

日本火柴展覽館(日本垂水火柴博物館)

瑞典火柴博物館

 

安徒生(1805-1875),1845年年底發表《賣火柴的少女》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歡樂、舉杯共慶的1231日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劉文聰:我不喜歡輸的感覺!我一旦要報仇,下一個目標是誰,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若對誰不爽,就送你一支番仔火,再加一桶汽油和一個雞蛋糕!

火柴控(con)

我們先思考三個問題:

  1. 火柴故事館中引用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女孩〉腳本,其用意及目的為何?
  2. 看完火柴故事館的網頁介紹,各位可否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3. 「臺灣火柴故事館」與「臺灣番仔火故事」,您認為那一個比較較為適當?原因為何?

番仔火故事館

 

1938年,日本人在本區成立「臺灣燐寸株式會社」,為了取得火柴廠區土地,還留下一段佳話在「下橋仔頭」傳頌至今:日本人想蓋火柴工廠的時候,手上僅握一些畸零地所有權,根本不敷所需,最後相中當地謝家「寶樹堂」所擁有的大塊田園。「寶樹堂」主人謝健先生以自己名下一塊四方完整、約四甲田地(12,000坪),和日本人交換那些畸零地,唯一的條件是:「工廠員工一定要用在地臺灣人。」日本人遵守信諾,一方面鳩工興建廠房,一方面聘請在地幹部和技術員工,派至日本受訓,學成後,「臺灣の火柴」工廠正式開工運作。

1942年,「臺灣燐寸株式會社」改制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中燐寸工場」,將火柴視為重要戰略物資及專賣品,與鹽、汽油、樟腦、菸草、酒等用品統一專賣。戰後由國民政府接管,繼續生產「臺灣火柴」。

1947年,臺灣省專賣局為了加強生產,即組設了「菸草」、「酒業」、「樟腦」、「火柴」、「菸葉」五個公司,將各廠改歸各公司管理,各司其職。5月,臺灣省政府成立。省政府委員會決議:將專賣局改組為「煙酒公賣局」,原屬專賣局的火柴公司,改組為臺灣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而樟腦公司暫時劃歸臺灣省建設廳管理。

19501月,臺灣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台北市延平南路,生產工廠設於新竹、台中。1965年更名為「台灣火柴木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復更名為「台火股份有限公司」,至1998年為配合多角化營運目標,再更名為「台火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迄今,公司致力於營建業務及國際貿易業務之推展。

1993年,「臺火股份有限公司」拆掉工學路以北的部份廠房,自營自建,推出「臺火工學新世界」住商大樓;翌年,再推出「臺火工學苑」商店街。憑「臺火」正字標記,兩處建案銷售率皆達百分之百。當時,房地產炒得熱絡,「臺火工學新世界」和「臺火工學苑」的建造,帶給臺中南區一個嶄新的面貌,帶動了南區商業的繁榮。「臺火」其餘的土地賣給「廣三集團」、「大億建設」,也全蓋起了集合式的大廈和豪宅,使臺中南區更加繁榮閃亮啦!

從台灣火柴到台火開發大事記

年代

事件

意義

1938

日本人在南區的「下橋仔頭」成立「臺灣燐寸株式會社」

臺灣第一家火柴工廠

1942

「臺灣燐寸株式會社」改制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中燐寸工場」,將火柴視為重要戰略物資及專賣品,與鹽、汽油、樟腦、菸草、酒等用品統一專賣。

太平洋戰爭對於民生物資的管制。

1945

11月,日本戰敗,國府專賣局接收管理,繼續生產「臺灣火柴」。

 

1947

5月專賣局改組為「煙酒公賣局」,原屬專賣局的火柴公司,改組為臺灣火柴股份有限公司。

8月,開放民營。

 

1948

27日,臺灣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創立大會,「臺灣火柴公司」宣告正式成立。公司登記於台北市延平南路,工廠設於新竹、台中。

 

1950

114日臺灣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設立登記,李祖壽(嘉義興華火柴)先生為第一任民營董事長。

嘉義興華火柴接手台灣火柴事業。

1965

更名為「台灣火柴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1957

紙板火柴開始量產,成為許多公司行號餐廳飯店委託承製的高級廣告火柴。

 

1969

 

台南仁德鄉勝利火柴公司創立

1970

紙板火柴外銷年代的開始。

法國發售一次性打火機,市場接受度不高。

1971

前台灣火柴臺中廠廠長余仁昇進入興華火柴工作

 

1972

 

日人新田富夫成立東海精品公司,以「百元打火機」將一次性打火機行銷至全日本。

1973

台火新竹廠歇業停工

 

1994

更名為「台火股份有限公司」

 

1995

台火台中廠停產。

 

1998

更名為「台火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泰祺(今興華火柴廠董事長)。

 

2008

 

8月,台灣最後一家火柴工廠勝利火柴關廠歇業。

 

從昭和17年(19422月份「燐寸配給預定數量表」可以看出當時產量為1500簍;民國50年代它的生產量驚人,木梗火柴,每年最高產量可達54960簍(平均每月4580簍),紙板火柴也高達到8531箱。臺灣光復初期,沒有打火機,更沒有瓦斯,當時600萬人口家家戶戶及各種行業,都少不了火柴,平均每人每天要用12根左右,市場供不應求。1970年到1980年間,市場需求量愈來愈大,那時候全臺灣有68家大大小小的火柴工廠,生意都不錯,曾是臺灣最夯的行業之一。其中臺灣火柴工廠(台中南區)、永順火柴工廠(台南東區)、勝利火柴廠(台南仁德)等三家算是臺灣規模較大的。

前台灣火柴臺中廠廠長余仁昇於1971年起加入興華火柴,「早年火柴是民生必需品,每家雜貨店都有賣火柴。」當時家用瓦斯無法自行點燃,得靠火柴點火,加上軍公教人員每個月有配給菸,公賣局每賣一包菸,就會送一盒小火柴,等於是公賣局賣多少菸,台火就生產多少跟火柴,余仁昇說,「當時生意很好做」。然而隨著打火機的崛起,火柴工廠一間接著一間關閉,「當時的火柴是一箱一千二百盒,批發價五、六百元,一盒只有五角,打火機推出的時候一支十元,剛開始還能競爭,後來打火機愈來愈便宜,檳榔攤還用送的,讓火柴註定走向末路。」1980年初,打火機成為新興寵兒,香煙攤、雜貨舖,買一送一,買一包香煙就送一支打火機,餐館、煤氣行、保齡球館,甚至鐘錶行飯店餐館西藥房等等各行各業的廣告都上了打火機。相對的,火柴逐漸被取代,火柴產製變成夕陽工業。

位於下橋仔頭的火柴工廠面臨新時代的衝擊,市場需求遞減,生產量日少,員工由300人逐漸減為50人左右,到了民國83年底,只好全面停工,把廠內機器全數賣給印尼,唯仍保留「狗頭」商標權,由印尼生產,再回銷臺灣。台火台中廠在1995年停產,余仁昇匆忙之間,只保留一些老照片、桌椅與公司章印鑑,以及台灣歷年流通的火柴盒。六年前,台中南區南和里前里長江鳳美,主動找上他,後來並且陸續帶領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學生進行口述歷史整理。

  共同的回憶

小小一根「番仔火」,製作過程卻是十分繁複的。首先,將原木泡水,一段時間之後截成一段一段圓桶狀,經刨皮、捲刨成薄片後,截成梗枝,再經由下列程序完成:齊梗、排板、上臘、上葯(由硫黃與氧化鋅混合而成)、乾燥、拆板、裝盒、包裝與成品等製程。

「番仔火會社」打造下橋仔頭最美好的年代。火柴工廠面積廣闊,大小倉庫、廠房九棟,最興盛時期,員工約300名。因為創建當時與「寶樹堂」的謝健先生定有契約,員工都是下橋仔頭附近的居民。每天早上「喂,上班囉!」左鄰右舍互相打招呼,蔚成一股虎虎生風的民間蓬勃朝氣。員工們只有一個平凡的願望,就是努力打拚賺錢,養家活口。就是因為只是平凡的願望,所以每位員工渾身活力四射。臺灣火柴工廠余仁昇廠長說:「老一輩講,一兩黃金,換一箱火柴」,意思是說,在那個年代,火柴和黃金一樣值錢的,火柴工廠,是一項非比尋常的行業、獨特無比的廠場,一個曾經列為政府專賣的市場。余廠長說,就像人們慣用「黑人牙膏」即摒去其它廠牌的牙膏似的,那時候,北部人愛用「PARADISE」新樂園火柴,中部人愛用「自由之火」,南部人則偏好「狗頭牌」,其實,內容完全一樣,只是火柴盒商標不同罷了。自日治時代「番仔火會社」蓽路藍縷創立,到民國82年挖土機大怪手重重敲下,一頁臺灣火柴歷史的翻撥就是56年,臺灣第一家本土的火柴工廠就此劃下句點。然而,歷史一點一滴忠實地記錄著過去和未來,火柴工廠雖然灰飛煙滅了,那些貼印「狗頭」、「寶島」、「黑貓」、「一二三」、「飛箭」、「蝙蝠」的火柴盒,仍三不五時翻攪著每一個老臺灣人的心。

社區一想想:一次性打火機的故事

1970年法國出售過一次性打火機,但因市場接受度不高而停止銷售。日人新田富夫以精明的生意眼光切入市場,他發現一次性打火機可以使用一千次,成本100日元;火柴一千根售價400日元。1972年,他成立東海精品公司,以合作模仿的方式生產一次性打火機,以中下階層為銷售對象,以「百元打火機」(一份報紙的價格)作為行銷手段,「蒂爾蒂.米蒂爾」打火機銷售地點在煙攤、雜貨店、車站、碼頭...,半年內建立25萬個銷售點….

 

四.    黑手窟的來龍去脈

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即以臺中市東南區為工業基地。戰後許多較大型工廠如糖廠、酒廠、華南製粉廠、火柴廠、遠東漁網廠等,均設在東、南區內。其主要原因包括:

  1. 在地理條件上:臺中的東區和南區位處流經臺中市區各河流(如綠川、旱溪)的下游,排水不至於污染市區。
  2. 在氣候條件上:東南區位於冬季季風之下風處,廢氣煤煙不至於吹入市內,是設置工業工廠的理想場所。
  3. 在交通條件上:臺中驛是南來北往貨運交通的樞紐,商品運送可以很快直通南北,再由基隆港與高雄港運送海外。
  4. 在勞動條件上,東南區緊區農村(南屯、北屯、大里與太平)可以吸納農村剩餘勞動人口。

當這些條件都齊備以後,接下來就是引進資本家與高素質的勞動力。臺灣勸業銀行(1922)與彰化銀行(1919)應運而生,提供日本與本地資本家興業資金。臺中工業學校(1938)創校,提供工廠高素質勞動力,至此東南區即成為工業發展重鎮。東區高砂町「帝國製糖株式會社」(1912),南區「大正製酒株式會社台中酒工場」(1914)[1]、「臺灣燐寸株式會社」(1938)均設立於此。

戰後,臺中州轄下臺中市老松町、敷島町、木下町、有明町、下橋子頭、樹子腳、番婆、半平厝以及頂橋子頭部份區域合併為南區。仍朝工業發展,成為精密機械廠、鐵工發展重鎮(早期的機械、鐵工界稱此區為黑手窟,亦有「武市」盛名),如台中精機 、大立機器、…等等,皆於此發跡;今愛國街與有恆街一帶,柏油路面鋪蓋的是陳年底存的黑油漬,被稱為「黑手窟」。除了沿襲日治時期臺中市區域發展特色,中區商業區、西區文教區、東南區以工業發展為主軸。另外是臺中工業學校從1938年創校以來,即為區域發展工業人才的重鎮兩個原因以外,還有因美援與越戰影響,機械產業得以隨時代巨輪而推衍,東南區仍為工業發展重鎮。直到台中工業區(1980)、大里工業區(1993)相繼開發完成,市內人口遽增,不容高污染產業,乃逐步外移。

臺中高工大事記

年代

事件

時代意義

1938

臺中州立臺中工業學校(五年制)

盧溝橋事件以後,日本軍國主義抬頭,亟需建立工業人才養成機構。

1941

設機械、電氣、土木、建築、應用化學等五科(改四年制)

設立專業分科可以看出當時社會所需人才養成,五年制改四年制為因應太平洋戰爭以後,急需投入戰場的工業技術人才。

1945

更名為「臺灣省立臺中工業職業學校」,設機械、電機、建築、化工、土木五科,改三三學制,分高職、初中兩部。

戰後學制的變更,電氣科改電機科,著重建築物室內設施設備的安裝維修(水電、空調)。

1947

一月底學生發動學潮罷課事件,轟動全台。

其後不久,二二八事件爆發。

1950

專辦高職部,設有機械、電機、建築、化工、土木五科。

 

1951

更名「臺灣省立臺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停招建築科。

建築專門人才基本學歷提升。

1953

指定為示範工職,並具體實施建教合作。

在美援引導支助下,開始業界合作人才培育的開端。

1955

增設汽車修護與建築木工兩科,並將原設之機械科改為機工科、電機科改為電工科

民間建築木工三年四個月師徒制轉向學校正式教育的開端。

國內汽車修護人才需求的開端。

1957

增設電子設備修護科

國內電子設備逐步興起。

1960

增設儀錶修護科、電銲科

國內儀表、電焊人才需求興起。

1966

增設製圖科分為機械製圖、建築製圖兩科。

發展建築與機械設計人才。

1968

增印刷科。

國內民間印刷業興起。

1974

增板金科,停招電銲科。

機械產業邁入設計、翻修與製造的年代。

1987

資訊科因應國家計畫成立。

資訊產業興起,人才需求增加。

2003

印刷科更名圖傳科。

 

 

結論地方不只是地方

與一位對豐原文史工作熱衷的朋友閒聊,她提到在家庭、工作與文史興趣之間無法兼顧,內心百感交集,非常痛苦。如果認識地方,參與社區事務可以成為一種資本(社會、經濟、文化),那麼他就會有再生產的能力,同時對於個人產生許多影響。從老樹根、臺灣火柴與臺中高工的南區在地故事,我試圖以文化整合型的觀點,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面對社區資源。

老樹根的故事主要是告訴大家從時間軸與土地的故事去思考產業的轉型,而不要拘泥在產業本身由工業商品轉為觀光商品的過程,如果不能從土地與個人的生命故事中汲取養分,即使賺得經濟資本,實質的影響力與永續性仍值得懷疑。

臺火的故事我則是希望大家轉換地方溫情懷舊的訴求,思考一座消失的燐寸工廠在地方上的意義,除了保留「物質性」的火柴盒,以及臺火老員工的口述歷史之外,這個故事對我們的未來有什麼啟發?瑞典火柴博物館也許可以提供我們一些思考的方向。瑞典是火柴的發明地,1844年開始正式生產磷火柴,1855年安全火柴問世,但這些只是火柴發明的歷史,它的網站更多的訴求是人的故事。1852年以後的童工議題、1892年機械化以後引發的勞動人口失業;1900年工會組成,1930年世界不景氣引爆的自殺潮(包括負責人)..都成為網頁介紹的一部份。

最後是臺中高工的成立,我認為它不應該是只座落於南區的一所被貶格的臺中市市立高工,而是整個東南區產業發展史的最好見證。如果從文化整合觀點去思考,我們會發現地方是我們看待世界的一種視角,也是起點。


[1] 1922年,台灣總督府實施酒類專賣制度後,被收歸官有,1928年,產量一度成為當時全台最大的釀酒工場。戰前以清酒為主,戰後是黃酒與花雕酒為大宗。

 

arrow
arrow

    蔡金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