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寫在田野前面

田野工作(fieldwork)是一種質性調查方法,也是社區工作進行資源盤整必須具備的能力,有些人覺得自己天賦異稟,就是一個「天生田野人」;有些人覺得這是一門「專業研究法」,還是該讓專家學者來。我從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開始從事社區工作,進行的第一件事就是「耆老訪談」,那時候覺得自己就是「天生田野人」,進出田野無往不利。一直到2004年遇到洪敏麟老師,才知道fieldwork是一門學問,也不只是聊聊天那麼簡單。2006年開始就讀雲科大文資所,這個研究所並不講究研究法,充份尊重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在這個階段,我完成台中市九二一地震災民的訪談以及碩士論文「孝女白琴」的田野,也在這一段期間完成台中市老舊眷村的調查研究工作,這些經歷標榜自己是個「天生田野人」絕對沒有問題。

 

我真正把田野看作一份「專業」工作,要從2011年進入東海社會所開始體認這是一門「研究法」,緊接著2012年到金門、汕頭、潮州的歷史田野營讓我茅塞頓開,開始建構自己田野調查ABC的理論與方法:

  1. Attitude(態度):田野工作的態度很重要。第一種態度是對自己,在「天生田野人」和「專業研究法」的兩極光譜之間,它有各種可能。第二種是對他者(others,報導人),不卑不亢是最好的態度,做好功課才能「不卑」、虛心請教才能「不亢」。第三種態度是對場域(field)的敏銳觀察、對報導人肢體語言的解讀與情緒的同理。(ex:眷村「調查」到老士官長撖麵、高砂義勇隊的「遺族」到福德社區蔡欽淇老先生神風特攻隊的故事
  2. Belief(信念):田野工作是一種日常生活實踐的信念。它可以展現在日常生活的交際應酬與旅行。首先是交談不再是「攪豬屎」,而是有主題性的「聚焦」,這並不是刻意的,而是對生活事物總和(文化)的敏銳度。(ex:後火車站黑手窟的機械產業到福德社區中港機械行紀錦煙的紡織機電子剎車)
  3. Construction(工程):田野工作是一項具體而有目標的工程。日常生活原本是鬆散而毫無意識的,如果它是是我們的田野場所,就像一項進行中的工程,隨時會補充不同的鋼筋、水泥與砂土。(ex:軍功寮軍福宮、後庄仔新福宮到水裡港福順宮的三府王爺信仰)

 

寫在前面的田野工作A(ttitude)B(elief)C(onstruction),先具備田野工作應有的態度,將其作為一種日常生活的實踐的信念,就會發現這是一項具體而有目標的偉大工程。接下來談田野工作ABC的理論和實作技巧才有意義。我把田野工作對人生的意義分為三個階段: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階段A:見山是山─田野作為一種研究法

一、認識田野工作

(一)何謂田野工作?

所謂田野工作就是以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住居體驗的方式,在自然的環境下研究觀察地理特徵、社會結構、風土民情和訪問報導人,經過長時期的資料蒐集、 整理與分析以獲得第一手資料。有人以為這些資料應該要包括:

  1. 骨架:當地社會組織及文化架構。
  2. 血肉:真實的日常生活及行為的慣習。
  3. 精神:當地人的觀念論點與宇宙觀(cosmology,安身立命的哲學基礎)。

(二)歷史背景與發展

文化人類學的田野工作最初是基於一種功能論(functionalism)的觀點,認為人類社會裡所有的行為或是文化的產生,都為滿足人類需求的功能,有其背後的意義。它起源於十九世紀中葉,殖民地母國對於殖民地民族與異文化的人類學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簡單的認識四個人,以方便對於文化人類學的田野調查的歷史發展與背景進行更進一步的了解。

  1. 馬凌諾斯基(Lucjan Malinowski,1884-1942):英國人類學家、民族誌(Ethnography)寫作文本之父。建構以客觀民族誌記載田野調查研究成果的方式,並開創最早的社會人類學課程。
  2. 鮑亞士(Franz Boas ,18581942):美國現代文化人類學的先行者。提出文化相對論,鼓吹人類學「四大分支」─體質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的概念。
  3. 伊能嘉矩(18671925):臺灣文化人類學的先行者,著有《臺灣踏查日記》、《臺灣文化誌》、《臺灣舊慣調查》。
  4. 格爾茨(Clifford Geertz19262006),美國文化人類學家,象徵人類學代表人物。他認為認為文化是人自己編織並並居於其中的「意義之網」,強調人類學不可能客觀的存在,主要的任務是將報導人的敘事文本「詮釋」出其背後的意義來。在民族誌中進一步強調深描(thick description)的寫作方式,深入記錄報導人象徵性的肢體動作與語言。

(一)理論觀點

  1. 文化相對論(cultural relativism):不同於傳統人類學的演化論,文化相對論每個文化都有其完整的社會架構及價值(功能),不應該與其他的文化相提並論比較,而要注重於自身文化的歷史脈絡及發展,這種論點影響二十世紀以後人類學研究的方向。(v.s.ISIS人權的挑戰)
  2. 文化整體論(cultural holism):將文化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包括物質、精神、語言和社會組織四個面向,而不能單一的進行研究。例如北美或澳洲的原住民相信他們跟土地、神靈、動植物的聯繫,並體現在宗教儀式之中;中國古代儒道釋哲學思想有「天人合一」;中醫學將人體各部份視為一有機整體,要醫治病人須保持整個人陰陽調和,而非單一器官的問題。

無庸置疑,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開始發展的人類學,在眾多西方學者的努力下,逐漸擺脫以民族研究作為殖民統治的參考的陰影,田野地也不再囿於異文化的小型社區。

二、技巧與的方法

(一)田野在那裡?

田野工作(fieldwork):顧名思義,要工作(work)之前要先知道田野(field)在那裡?我個人認為適當而有價值的田野包括:

  1. 聚落(settlement):縣市、村庄、鄰里、眷村等人類聚居的行政單位,通常定著在一定的空間範圖內。
  2. 社群(community):社群(共同體, community)並不是定著在土地上的一群人,而是擁有共同喜好、興趣與信仰的人群。例如媽祖會、NGO組織、讀書會、研習營、天體營
  3. 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從文化觀點看待曾經發生過或影響人類歷史的地景,包含文化路徑的概念。例如媽祖遶境、王爺信仰的散播、宗族遷徙與移民、歷史事件現場的再現
  4. 日常生活(daily life):凡是令您感到有趣的人物、事件、產業、民俗等日常生活的現象,都可以是田野工作的對象。

(二)蒐集資料的方法

田調蒐集資料的方法包括參與觀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直接觀察(direct observation)、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和個案研究(case study)

  1. 參與觀察:實際參與田野過程,觀察者本身也是田野團體中的一員,參與各種活動或共同生活,一方面扮演參與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也扮演觀察者的角色。
  2. 直接觀察:通常是受過訓練的研究者,到田野現場直接觀察活動並作成紀錄,本身是被動的,也不參與田野團體的任何活動(包括不進行訪談)。以觀察者的現身與否,又可以分為公開觀察法與隱蔽觀察法。
  3. 深度訪談:藉由訪談的過程與內容蒐集研究者所需要的資料,並從中發覺、分析報導的動機、信念、態度、與意見等所需的資訊。
  4. 個案研究:個案(人物、事件、團體)著重的是整體觀點(holism,在特定背景下(有限的資訊)希望瞭解個案的獨特性與脈絡性,研究重點通常在瞭解過程而非結果。
  5. 整體觀察法:體體觀察法包括歷時性(diachronic)的縱向考察、共時性(synchronicity)的橫向考察,包括:社會現象、經濟狀況、教育文化、民俗習俗等現象。前者指的是歷史的變遷。

(三)田野調查三階段

 

 

 

 

 

 

 

 

田野過程的貼心小提醒

準備階段

  1. 研讀文獻是讓自己的田野可以體會更多、訪談可以更深入,同時也是對報導人的一種尊重。
  2. 沒關係一定要找關係,最怕對方的戒心與敵意,如何破冰?關係很重要。(ex.陳庚辛的陸戰隊)
  3. 沒有準備好千萬不要上戰場(田野)。

田野階段

  1. 如果報導人並不是理想的對象,請儘早收場,尋找下一個目標。(ex,廟口的阿伯)
  2. 注意報導人的肢體動作與非語言表情,這些都傳達某些重要的訊息。
  3. 因為要在「自然」的情境下進行,錄音、錄影是否告知是一門重要的學問,有些時候不是倫理的問題

 

 

三、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一)資料整理

  1. 民族誌(Ethnography:民族誌是馬凌諾斯基整理資料文本的寫作方式,確立文化人類學的科學研究法。它對田野進行實地考察描寫、記錄人們的日常生活與訪談。透過訪問內容、檔案記錄的檢視,來衡量與訪問內容的可信度,並在事後尋找出特定團體與組織之間的關聯,撰寫整個故事文本的來龍去脈。
  2. 深描(thick descrption):從一些動作、行為開始,展開一系列的詮釋文本。例如擠眉弄眼代表什麼意義?想像不同的脈絡情境(課堂、路上)與不同的對象(小朋友、好朋友、陌生人)下發生。

(二)資料分析

  1. 背景(歷史)分析法:分析事物歷史和現狀的關係,包括歷史和現狀的一致方面以及由於環境、社會條件的變化而造成的不一致方面。歷史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弄清楚事物在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的“來龍去脈”,從過去的歷史資料中發現問題,啟發思考,以便認識現狀和推斷未來。
  2. 文化比較法:以自己的文化背景與歷史知識作為參照點,進行跨文化之間的比較研究。所以,我們要問的是:「我真的認識我自己的文化嗎?」從親人故事、社區歷史、地方信仰、地理環境,如果不知道這些,人的一生就像走馬看花的旅遊行程。

階段B:見山不是山─田野作為一種自我超越

  1. 作為一種自我省思: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在研究他人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認識了解自己。
  2. 作為一種知識提升:田野就是教室,報導人就是老師,這是一種滾雪球 的求知效應。
  3. 局裡人(insider)與局外人(outsider):如果可以傾聽與參與,為什麼要讓自己置身事外?我們缺乏的是方法,而不是進入的管道。
  4. 田野就在你身邊:從家庭、親人、自己的故事開始說起。將田野技巧(提問與傾聽)作為日常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方法與表達工具。

階段C:見山還是山─田野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田野就是一種生活,因為他的研究場域就在日常生活裡。中國有一支華南學派的歷史研究學者,他們走出歷史以文獻為重的研究法,強調田野調查的重要性,把田野工作視為歷史文化之旅,從生活中享受田野的樂趣。所以我們也可以是人類學家,這不是一門專業,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口述歷史就是最好的開始。

一、歷史人類學家

歷史學的田野調查則需要以文獻史料依據作為出發點,沿著史料記載的脈絡去尋找證據。在田野調查當中通過搜集一些當代遺存,如碑銘、考古資料、記憶遺存、家譜遺物等來梳理歷史脈絡、理清歷史。所以歷史人類學家的田野工作要有所本,遵循歷史事實出發。這個發展的脈絡在中國由來以久,我們可以將民族志寫作追溯到司馬遷、徐霞客與吳子光等歷史人類學家的努力。比如司馬遷的〈史氾﹒西南夷列傳〉就是他奉命去西南夷地區,根據調查和視察及傳聞搜集的材料寫成的。第一段就告訴我們,遠些地區當時有哪些人群居住(西南夷以什數、夜郎最大)他們的經濟生活怎樣?有耕田的,有畜牧的;有的部落有君長,人們有編髮、椎結(椎結左衽)等習俗。中國知名人類學家費孝通19102005)說:「人類學是研究文化,不懂歷史就不懂文化。」

二、我可以是人類學家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人類學家,而且方法非常簡單,從寫日記開始作為一種自我省思與知識增長的方法,田野就像一場生命過程不斷積累、擴張的小遊戲。

  1. 寫日記:從寫日記開始,每隔一段時間發表一篇網誌。內容可以是個人(自己或報導人)生命故事、週遭發生的(你認為有意義的)大小事件、對一場活動的觀察記錄。
  2. 編碼標重點:從這些日記中編碼(coding),找出自己有興趣/好奇的議題作為研究主題再深入探討,從文獻、其他報導人、事件中尋找蛛絲螞跡。
  3. 遊戲人生:只要將生活紀錄作為田野的一種目的,將個人/社群/家族的故事,以深描的方式進行記錄,最後會成為大時代歷史敘事(narrative)的一部份,所以田野工作不只是滾雪球,還是玩拼圖的遊戲。

三、從口述歷史開始

口述歷史成為一門學問,是近幾十年來的事情,這牽涉到當代對「歷史」的定義與想像。過去的史觀(官,official)是上位者的觀點,由官方、學者、具有權力的人來撰寫,所以作者必須具備權威與專業。至於被記錄下來的「歷史人物」,不是王公貴族就是達官顯要;如果不是楷模典範名留青史,就只有作犯科的磬竹難書。因此,歷史一直離我們很遠,被傳誦的故事根本與我們無關。口述歷史恰好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歷史,它具備以下幾項特徵:

  1. 為弱勢者發聲:口述歷史正是在翻轉這樣的「正」史觀,它的核心觀點在「為弱勢者發聲」,這也是為何「女性」成為口述歷史最早報導對象之一的原因。
  2. 解構核心價值觀:這幾年國內口述歷史常常以「重大/要」歷史事件的人物為報導對象,緣於「歷史價值」、「學術觀點」的判準,急於翻轉過去上位觀點的歷史,可以得到多元詮釋的機會。當然,主導這些口述歷史的,仍然是專業權威的歷史社會學者,對於國史/重大社會事件歷史貢獻不言可喻,卻違背口述歷史的核心價值。
  3. 記錄小人物的故事:口述歷史記錄的是一般庶民史、百工史、社區史、家族史...的記載,這些歷史才是大時代歷史骨架中的血肉和精神。
  4. 從週遭親人開始:我們不應該專注在成功企業家/政治家/偶像名人的專訪與自傳,將他們視為成功人生的標竿;卻對於在我們身邊默默付出的雙親、祖父母、週遭親人的故事不屑一顧。其實這些默默付出的親人,才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而有意義的報導人。
  5. 口述歷史應該從生活出發,把家庭視為田野工作的第一個場所,以自己身邊重要的人物為報導人,描寫他們獨自走過的生命歷程,以及與我們曾經重疊的故事。其實小老百姓的故事一直很精彩,少了這些,地方知識無從記錄,社區歷史根本不可能,而歷史也會一直離我們很遠。

    附錄:田野調查法的比較

     

    社會學

    人類學

    歷史學

    目的

    揭示事物的真相和發展變化的規律,目的在客觀的反映社會事實、尋找發展變化的規律性,客觀反映社會事實,以對某些社會現象做出科學地解釋。

    通過對現實社會的調查反觀歷史、補充史料記載,清楚展現歷史的立體面貌。

    方法

    事先掌握社會整體樣貌後再進行研究,不針對個案或個體進行研究,而是對當代社會群體進行調查,通過多個案例的調查而尋找一個普遍的規律。

    就一個民族/社群的發展過程進行研究,因此常以當代一個民族/社群作為個案,進行縱向的深入觀察。

    依據史料記載、社會背景與發展過程,對相關人物或歷史的某個節點進行深入性地挖掘採訪,關注記憶遺存、生命經驗和風俗習慣等。

             

 

 

arrow
arrow

    蔡金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