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對大里的印象是什麼?是民國八十年以後,吸納了臺中市東、南區機械、工具、五金業者的工業城?還是隨著臺灣經濟起飛,人們開始注重居家生活品味而興起的國光假日花市?這些浮光掠影顯然不足以代表一座有歷史文化深度的城鎮。大里目前是本市人口數排名第三大區(僅次於北屯、西屯),位居臺中盆地之東南端,為平原盆地區和山麓帶坡地接壤地區,東邊有霧峰山地(又稱埤頭山地),南界草湖溪,早期居民以福建漳州林姓人士為主,清領時期臺灣三大民變的林爽文、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霧峰林家都發跡於大里杙。長期研究大里地方文史的阮德楊老師告訴我們:「大里的開發與河流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就順著河流展開一場大里地方時空之旅。這幾年本市YouBike城市單車租借點如雨後春筍,提供民眾另一種慢旅行的方式,也是遨遊大里最好的選擇。

萬種風情的旱溪河畔

康橋水岸

大里溪流域(大肚溪、烏溪中游)有三條主要河川:旱溪、大里溪與草湖溪。這三條河川由東向西流經大里境內。近幾年臺中市河川整治成效卓越,中區的「柳川水岸」吸引許多遊客拍照打卡,位於大里國光橋舊旱溪河畔的「康橋水岸」(結合國光公園)更早吸引民眾目光。不同的時間會有不同的故事在這裡發生:如詩的夢幻景觀吸引情侶相偕在河畔散步、穿梭如織的魚群招來釣客的目光、免費的輕艇體驗活動總是受人歡迎;臺灣人不能或忘的「二二八」事件也可以在這裡找到追悼點,國光公園裡的紀念碑由22.8公尺高的鋼製品串成朵朵蓮花花瓣,花瓣間懸掛著56隻紙鶴群,象徵和諧與和平。大里重要的歷史人物除了林爽文,還有一位日治時期知名的文學家張文環(19091978),他出生於嘉義縣梅山鄉,日治末年曾出任大里庄長,戰後當選第一屆台中縣參議員,二二八事件後,對政治感到畏懼與失望而潛沈封筆,成了噤聲的文學家與政治家,呈現二二八事件的另一種受害者形象。

 

鳥竹圍公園

有人喜歡壯麗景觀與夢幻聲光之旅,追求剎那的感動與目眩神迷;有人則藉由旅行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相對於康橋水岸,有一群人更喜歡另一處位於舊旱溪的「鳥竹圍公園」,這裡擁有更多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相較於「康橋水岸」的文化殖民式命名,「鳥竹圍」是先民結合防衛、生活與生態的智慧結晶,具有緬懷先民的歷史文化意涵。刺竹是早期先民最佳的民生用材,除了種植以為村落周圍的防衛工事,也提供重要的家俱竹材、炭薪和建材的來源,由於刺竹木茂密、尖刺阻擋人跡,吸引不同的鳥類聚居築巢,數百年前的地名就這麼被留下來了。即便現在,潺潺溪水裡的魚群仍吸引鳥類前來飽餐,民眾自行規劃的菜圃吸引各種昆蟲、蝴蝶棲息,不遠處甚至有人利用溪水種植西洋菜,選擇以排水功能以外的有機的方式利用這條河川,形成一幅充滿人文風情的文化景觀。

進士公園

康橋水岸公園的尾端(西側)銜接一條爽文路,這是乾隆52年(1787)林爽文抗清失敗,從彰化縣城逃返大里、南投、水沙連的路徑,有民眾謔稱為「賊仔路」。國府來台以後,賊仔成了抗清先賢,因以其名誌之。沿著爽文路往南走,在德芳路二段、樹王路口有一座進士公園,公園裡一座碑上刻著:「皇恩誥授中憲大夫鄉進士允卿林公墓道」,一旁孩子開心的玩著遊樂器材,絲毫沒有違和感。林允卿即林文欽(1854-1900),霧峰士紳林獻堂之父,光緒19年(1893)高中舉人(鄉進士),日本治台期間,他深居簡出、不問世事。霧峰林家第一代林石定居大里杙,受林爽文抗清事件的牽連,孫輩林甲寅移居阿罩霧(霧峰),開啟臺灣史重要的扉頁,原來霧峰林家的故事也從大里開始。

涼傘樹王

離開進士公園我們必須先往西北方的樹王路走一遭,這裡有一處位於綠川與舊旱溪南岸的樹王聚落。阮德楊老師說這裡是中部最早開發的地方之一,他從樹王林瑞芸與藍廷珍的關係娓娓道來,對於臺中土地拓墾的故事如數家珍。樹王有棵樹齡百年的茄苳樹,有清時期這裡隸屬藍興堡涼傘樹庄,整個藍興堡都是平定朱一貴亂事的南澳鎮總兵藍廷珍墾地,因「藍」廷珍而「興」盛的村落。本市中區的萬春宮媽祖廟與輔順將軍廟(馬舍公廟)、西區的公館相傳是他設館收租所在,所以樹王傳說不只跟大里有關,也是整個台中盆地的故事。

樹王聚落現在幾乎被各類輕工業工廠圍繞,當地人說樹王有三寶:「萬安宮、樹王公、水雍菜」。萬安宮主祀玄天上帝,祂帶領漳州林姓族人來到「涼傘樹」拓墾有成,陪祀的神農大帝告訴我們先民以農為生。林姓族人興建「林大伯公紹復堂」,以為子孫緬懷先祖、慎終追遠的所在,宗祠彩繪是年輕一輩畫師「劍峰」作品,線條細膩、人物傳神,值得細細品味。「樹王公」在文心南路西側,嘉慶君遊臺灣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這些民間傳說與林爽文事件息息相關,「樹王公」的傳說也不例外,因為這裡是彰化縣城前往台中盆地必經道路,相傳嘉慶君在涼傘樹休息時遇著了土匪….,一旁的萬善祠也成了「嘉慶君護衛將軍廟」,民間信仰融合歷史故事,增添不少神話傳奇的色彩。樹王第三寶「水雍菜」是樹王公附近的農田景觀,「三點一刻觀光工廠」座落其間,偶而傳來陣陣奶香味,單車騎乘田野間別有一番風味。

活在歷史的大里杙溪

大里杙街

騎上單車繼續沿著爽文路往南走,左轉大里路就是舊街聚落。「大里杙」出自平埔族Tailikhit社譯音,對漢人而言,「杙」指小木樁,大里因船運興起,將「杙」解釋為繫船的小木樁,充份展現先民命名用字的智慧。彰化縣城時代,大里杙、犁頭店(南屯)與四張犁(北屯)是台中盆地內最具規模的聚落。福興宮媽祖廟前至碼頭的街道,日治時期仍是商家聚集的景像,染坊、客棧、南北貨與藥鋪店家林立,當地人士稱為「販仔間」。只是老街隨著大里溪水路南遷,物換星移而繁華落盡,只留下街尾「倒栽榕」流傳的風水傳說。

穿梭在老街巷弄間,沿著蜿蜒水路遐想曾有的湍流,古樸的慶源堂透露著一絲巨賈豪門之氣;福興宫媽祖廟訴說著乾隆年間,「福」建人在大里杙「興」盛的謝天信仰,廟裡已列為國家重要文物的軟身媽祖則見證這一座廟宇悠久的歷史。想像十八世紀末葉林爽文焚香禱稟媽祖,舉旗抗官、誓解民悃的豪情萬丈。位於新興路上的大里杙保正集會所訴說的既不是英雄豪傑、也不是亂臣賊子的故事,而是臺灣在接受日本殖民現代性過程中,推動民眾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的集會場所。這棟充滿日式風格的建築興建於日昭和4年(1929),戰後一度作為戶政事務所與村活動中心,現以大里杙文化館作為介紹地方文化歷史的重要場館。

如果您夠幸運,或許可以看到阮德楊老師在福興宮講解天地會的故事,話說康煕末年漳籍人士嚴煙來台,天地會隨著大房林爽文、二房諸羅楊光勳、三房鳳山莊大德散播開來;當然還有大里杙林石家族到阿罩霧東山再起的家族史、彰化知縣楊桂森「敗」(破壞)地理的鄉野傳說,一個老地方因為一位喜歡說故事的長輩而鮮活起來。只是滄海桑田、成王敗寇,廟口耆老訴說的抄封館(今大里警察分駐所所在)的故事,抵不過大清乾隆王朝的電視劇,因爽文亂平的乾隆老人封自己為「十全」,人生就此功德圓滿。

漢番衝突

位於福興宮北側的新興街上的七將軍廟,因傳說靈犬將軍可以協尋失物而香火鼎盛。在歷史上,這座廟宇見證了爽文亂平後,清政府在烏溪北岸的柳樹湳(霧峰)和大里杙所設置的戍衛營汛,部份學者認為七將軍是在乾隆年間身亡的七員柳樹湳杙士兵,廟誌則記載廟裡供奉的是同治9年(1870)前往阿罩霧柳樹湳庄巡視時,被原住民所殺的大里杙汛翁均、張烈等六位士兵與一隻靈犬的牌位。這一段漢番衝突的故事,就現在的地景很難憑弔與想像,但從街庄周圍番仔寮的地名,以及以防衛特色命名的下竹圍仔、大突寮、塗城等村落,不難想見漢番曾有的激烈衝突與對立。七將軍廟建築古樸典雅,日昭和10年(1935)完成的水車堵交阯陶栩栩如生,民國97年廟方委託郭志郎先生(已故嘉義新港交阯大師林再興的高徒)翻修,不僅讓這些交阯陶煥然一新,也保留了原有的神韻風采,每一座「齣頭」忠教節義的故事名稱都刻劃在壁堵上,成為欣賞廟宇藝術最好的入門博物館。

鹹菜巷

七將軍廟後方將軍二巷就是著名的「鹹菜巷」,戰後家家戶戶門口木桶散發出來的鹹菜香,曾經撫慰無數遠方遊子的思鄉情懷,一直到民國60年代以後, 大里由農業社會逐漸轉型為工商業社會,區域內農田景觀快速消失,僅殘留的幾家鹹菜商,兀自傳承著古早阿嬤的味道。

傳統與現代交會的草湖溪

芋仔冰傳奇

離開大里老街,我們循著大路往南走訪草湖溪。日本時代即流傳著一句話:「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戰後的「草湖芋仔冰」是五、六年級生懷念的味道,全省知名的美方、以及在地人喜歡的泰和源各有不同的風味與特色,芋仔冰恰好見證台灣產業轉型的歷史。草湖美方芋仔冰林家世代以務農為生,林老先生出生於日昭和12年(1937)的,在民國50年代捨稻米糧食作物,轉做洋姑、草姑等高經濟農作,但由於競爭日烈、作息顛倒而思索轉業。民國63年,以「美方冰果室」在台三省道上開業打出名號。它可以聞名全台,除了美方第一代林老闆是蔣經國總統的民間友人與媒體的推波助瀾之外,還有幾個人文、地理與歷史條件,拜公路建設及機動車輛普及,海線大甲香甜的芋頭可以貨暢其流到大里;再因草湖位於省政府必經道路,芋仔冰為南來北往的公務人員所喜愛;最後是林老闆的用心與智慧,芋仔冰採上芋為原料,堅持不加香料色素,以保麗龍包裝克服冷凍保存的問題,讓草湖芋仔冰得以隨著民國67年高速公路全線通車,而在70、80年代風靡全台。只是隨著國外冰淇淋口味的興起,這一款口感紮實的臺灣味芋仔冰,從鼎盛時期的二十幾家芋仔冰百家爭鳴,僅剩兩、三家仍堅持著傳統風味。

草「湖」沒有湖

 

草湖並非真有湖泊,「湖」係指地勢低窪之處,草湖音「草凹」,指雜草叢生的窪地,這裡曾經有清澈的泉水,小時候住在泉水巷(今泉水街)的林湘涵告訴我們,日本時代,泉水巷有一棵老茄苳樹,樹旁有清澈的泉水從地底湧出,地方傳言有人在樹下殺黑狗,以泉水洗淨,沒多久泉水就漸漸消失了,到現在只留下泉水仔的舊地名。現存的泉水巷雖然早已找不到泉水源頭,但公園街東湖公園的低濕的滯洪池工程,仍可想見此地先民與水共生的痕跡。

內山公路的故事

省道台三線(大里中興路)沿線丘陵、台地地形,高低起伏大,日治時期以清領時期隘勇線(漢番界線)為基礎,因應軍事用途而重新規劃闢建,國府來台以後多次拓寬改道,在高速(快)速公路尚未興起的年代,是南來北往重要的交通衢道,也是政府機關座落的主要道路。

Dali Art

東湖公園另一側即為中興路上的軟體科學園區,今年開始以「大里文創聚落」吸引生力軍進駐,肩負著深耕地區文創產業的使命,Dali Art藝術廣場結合藝術展覽、文創、餐飲等,成了歡光客假日休閒新去處。草湖聚落在十幾年前還是一幅菸田參天的田園景觀,軟體園區是原本的菸酒公賣局菸葉試驗場,其歷史可上日本時代(1937年)由豐原遷徙而來的菸草試驗所,這一座日式建築風格的辦公廳舍繼續被保存下來,成為軟體園區的辦公空間,似乎意味著傳統與現代產業的傳承。

臺灣印刷探索館

過了草湖溪就是霧峰,我們騎上單車往回程的路上,沿著台三線(中興路)往北走,不遠處就是臺灣印刷探索館。這座廠館原本是財政部大里印刷廠,以印製統一發票為主要業務,隨著電子發票時代的來臨,印刷廠成為全臺第一個印刷產業觀光工廠,更是第一個開放發票印製製程讓大朋友、小朋友一窺究竟、寓教於樂的好去處。

纖維工藝博物館

繼續往北走到達位於勝利二路的大里運動公園,公園內的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也是一處新興的去處。這裡原本是兒童藝術館,一如日本時代從豐原遷到大里的菸葉試驗所,編織工藝館也從豐原移到了這裡。目前纖維工藝博物館仍處於籌備階段,但手作的推廣活動已吸引不少親子同遊體驗。逛完博物館千萬別急著離開,大里運動公園佔地約六甲多,園內設施種類眾多齊全,有針對兒童所設計的各種娛樂設施,像溜滑梯、盪鞦韆等,網球場、籃球場都是社區居民運動的最佳場所。歷史上,公園過去是大里杙溪沖刷的河埔地,河道南遷以後,河床沙洲形成草埔,漫步在公園一側的勝利一街,仍可看到舊河道一路向著大里杙老街奔流而去。

等待探索的大里杙

大里杙還有更多的事與景點等著您來探索,旱溪上游旁有個聚落名為「雅木耳」,居民說雅木耳就是「無患子」樹,當地鄰旱溪河畔碼頭曾有一棵無患子巨木因以為庄名,聚落仍保存傳統風情,合院土墼厝錯落其間。雅木耳要進入大里市區只有一條窄窄的「鐵路街」,鐵路街是以前糖業鐵路五分車舊路,現在看似交通不方便,但池王宮前的林老先生告訴我們,他小時候就坐著五分火車遊遍全中部,從南投、草屯、霧峰、臺中、太平、潭子到豐原,聽著老人家童年的回憶,想見日本時代交通便捷的景像,突然有一種時空錯置感。「張文環」的作品與意象這幾年成為嘉義梅山太平社區營造發想的源頭,期待大里在推動軟體文化建設之餘,還可告訴大家更多在地的故事。

arrow
arrow

    蔡金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