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歌謠的歷史傳唱

by 蔡金鼎

歌謠是民族無形文化資產,幾年前到加拿大旅遊,一度迷戀當地原住民民謠歌曲,西北印第安族人把祖先的旋律化作一首首動聽的現代流行音樂。臺語歌謠(台謠)又是如何呢?當我們為二姊(江惠)不再演唱而落淚時,是否發現台謠只是披著台語的西洋流行樂?最早台謠禁歌是政治動員的利器,近幾年則轉向臺謠反映的社會背景與歷史文化內涵。看完莊永明老師的《台灣歌謠追想曲》,決定花一點時間整理臺謠變遷史,特別是作者的創作元素以及反映的時代意義。

臺謠創作元素

從歷史看臺謠變遷,可以擺脫只會欣賞歌曲「形體美」的膚淺品味,例如:「這位歌星真會唱、這首歌曲調很動人、這個作詞者真的太厲害…」,這種種白爛的形容詞。歷史肯定會在我們的生活留下刻痕,尤其是代代傳唱的歌謠。臺謠創作元素隨著歷史族群與統治者的更迭,分別擷取了原民、平埔、歌仔調、日本演歌、大中國地方曲風與西洋曲調作為取材。這裡,我只針對書中提到的平埔調、歌仔調做概略分析。

臺謠流行的開端

1932年的〈桃花泣血記〉是臺謠流行歌曲的開端,隨著工業產品「曲盤」的可複製性與階級象徵開始在本土盛行。這首歌由當時辯士(電影劇情解說者)詹天馬、王雲峰為宣傳電影而創作,日本古倫比亞唱片公司柏野正次郎看到其中商機,邀請歌手純純到日本錄音室灌錄,至此掀起臺謠「流行」歌曲的開端。這首歌詞部份內容如下:

人生親像桃花枝,有時花開有時死;

花有春天再開時,人若死去無活時。

文明社會新時代,戀愛自由才應該;

階級約束是有害,婚姻制度著大改。

想見1930傳統婚姻束縛即將鬆綁的年代,自由戀愛成為當時文明開化的象徵。它的曲調採自歌仔七字調,本來就是民間熟悉的曲調,透過反映當代價值的文字,隨著曲盤大量複製傳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莊永明老師演講時最愛唸的七字調文字也頗為逗趣:

面前一欉相思欉,相思病倒無人知;

先生來看講無望,貼心來看好噹噹。

傳統歌仔調,包括〈乞食調〉、〈都馬調〉、〈雜念仔〉,乃至哭調仔(廣東怨宜蘭哭台南哭彰化哭)都是臺謠創作的文化元素。劉福助演唱的一首〈卜卦調〉就是以〈乞食調〉為曲調來源。歌仔調一直流傳至今仍有許多人傳唱,只是這幾年追求精緻歌仔戲,多了豪華布幕、舞台動作與燈光特效,讓真正「歌仔」戲減少了曲調欣賞的文化元素。

這個時期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鄧雨賢1906-1944)為桃園龍潭客家人,年僅39歲即英年辭世,短短八年(1933-1939)創作期留下了五十幾首動人的歌曲,其中又以「四月望雨」─〈四季紅(1938)、〈月夜愁(1933)、〈望春風(1933)、〈雨夜花(1933)最具代表性。另外一首〈跳舞時代〉更代表當時民情風俗的開放。根據莊永明的說法李臨秋(1909-1979)移植章回小說〈西廂記〉:「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的意境寫出〈望春風〉的詞,將這首優美的古典詩詮釋為「月娘笑我是戇大獃,乎風騙無知。」的鄉土言詞,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流行歌曲,1940年開始皇民化發起「新臺灣音樂運動」,將臺謠旋律翻唱成日本歌詞,〈望春風〉被改成了〈〉,可見該曲影響力之大。

undefined

鄧雨賢,by wikipedia

板橋林家的勝利唱片

1932年,日本古倫比亞開創臺灣流行曲盤的開端三年以後,1935年板橋林本源家族勝利(VICTOR)唱片也開始投入台灣流行歌曲的製作。這時候的創作歌謠曲風相對輕快而自在,〈三線路〉(1936)、〈白牡丹〉(1936)、〈青春嶺〉(1936)農村曲1937)都是當時頗具代表性的歌曲。陳達儒1917-1992)是一位相當重要且多產的作詞者,由陳秋霖譜曲的〈白牡丹〉歌詞:「單守花園一枝春,不願旋枝出牆頭,甘願乎君插花瓶」其台語文意境相當優美。除此之外,〈青春嶺〉(1936)、〈心酸酸(1936)、〈港邊惜別〉(1938)、〈南都夜曲〉(1938),以及戰後的〈安平追想曲〉(1950)、〈青春悲喜曲〉(1950)都是由他作詞傳唱至今的曲子,字句內容深具時代意義與歷史文化深度。

戰後的台灣歌謠

1945年戰爭結束以後,〈〉(1946)、〈〉(1948)、〈〉(1949)、〈(1949)四首歌,恰足以反應當時老百姓的心聲。從期盼南洋遠征的親人早歸,重新填補希望(魚網),靠著賣肉粽維持生計,而「物件一天一天貴,家裡頭嘴一大堆。」讓我們回到「四萬換一元」通貨膨脹的年代;再到二二八事件發生以後,希望族群融合「剖腹來相見」呼乾啦!展現台灣人對樂天知命的期待與想望。

楊三郎是這個時期重要的作曲家之一,〈〉(1946)、〈港都夜雨)(1948)都是他的經典作品,另一首具有日本時代傳統曲風的作品〈〉(1948)也傳唱一時。同一時間的50年代被視為禁歌,1977年才以情歌為由解禁。戰後,他與周添旺合作譜出〈孤戀花(1957)傳唱至今。

平埔調的運用

除了漢人引入融合的歌仔調,臺灣民謠曲風與平埔族的唸謠也有頗深的淵源,鄧雨賢的〈月夜愁(1933)相傳是馬偕自平埔族採譜而傳唱;〈台東調〉演變成許石〈三聲無奈〉、郭大誠的〈青蚵仔嫂〉;以及從〈恆春調〉演變而來的陳達〈思想枝〉、〈恆春耕農歌〉與許石採自嘉南平原平埔族的〈牛犁仔歌〉,這些旋律都與平埔族唸謠有極深的淵源。

許石(1919-1930)是戰後知名的臺灣作曲家,他擷取許多平埔唸謠創作臺灣歌曲。1946年他自日本學成返台,發表《南都之夜》一曲轟動。1952年,他成立唱片公司,製片廠三重河邊北街90號就位於我老家附近,陸續出版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安平追想曲〉(1950,陳達儒詞) 夜半路燈1952,周添旺詞)。這些歌曲在許石全台巡迴發表之後灌錄唱片,由大王唱片舉辦「台灣鄉土民謠演唱會」,〈月茉莉〉(1952,許丙丁詞)、〈牛犁仔歌1952,​​​​​​​許丙丁詞)、〈卜卦調1952、〈丟丟銅1952,​​​​​​​許丙丁詞)、《潮州調》(1960)、《思想起》(1960)等……歌曲,  大都由許石採自臺灣民間歌謠,重新編曲由大王唱片錄製,發行唱片風行全台,也造就臺灣歌謠的黃金年代。1970年代以後,臺灣歌曲百花齊放,莊永明以「也有牽魂、也有抓狂」來形容應不為過。

台中的前輩台灣歌謠創作者

在這些重要的作曲家中,有兩位較重要的前輩是台中人,其一為呂泉生(1916-2008)基督徒,他是筱雲山莊三角仔神岡呂家後代。台中一中畢業,二十歲負笈東瀛,考進東京東洋音樂學校鋼琴科,1943年戰爭方殷,返台探望病父,不久,父病亡,但台日航線已被盟軍阻絕。只得留在大稻埕發展,後來受辜家聘請為榮星合唱團指揮,聞名遐爾。

另一位張邱東松(1903-1959)則鮮為人知,台中豐原人,曾任教台北市女中(今金華國中),〈收酒矸(1948)和〈〉(1949)都是他的作品,反映的正是戰後民生凋敝的百姓生活的景像。歷史一直很近,因為這些歌曲其實一直伴著我們長大,也代代傳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金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