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譜寫城市史的市場─從第一市場到東協廣場

by  蔡金鼎

201510月,臺中市政府將第一廣場更名為「東協廣場」,市長林佳龍以:「臺中之美在於多元共榮,彩虹之美在於多色並存」來詮釋這一座由「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作為友善城市的地標與多元文化交流的場所。面對現代化想像的移轉,您對這一座東協廣場的認識有多少?其實它一直在譜寫一座城市的歷史至今不歇。

話說前世

根據昭和九年(1934)氏平要所撰《臺中市史》記載,當時臺中市有榮町(第一)、新富町(第二)、櫻町(第三)三個消費市場,販售鮮魚、鹽魚、獸鳥肉、蔬菜、果物及其他日常用必需品。這三個市場的設立就是一部臺中市地方消費與公共衛生史,尤其以第一市場最具代表性。

明治四十年(1907),臺中廳長移交公共衛生管理費開設第一個「現代化」地方消費市場,翌年(1908)正式對外營業,是為第一市場的前身。大正7年(1918)新建工程開始,首先完成事務所及櫻橋通(今臺灣大道一段)簡易賣店,其後因應消費需求,市場不斷增建。大正九年(1920)行政區域劃分為五州二廳,臺中州下轄臺中、彰化兩市,翌年(1921),臺中市尹(長)金子惠教頒布〈臺中市消費市場使用條令〉以為市場人員晉用及管理之依據。昭和五年(1930),所有新建工程完竣,市場敷地1868坪,建物560坪,中央本館建坪324坪,施工費用總計三萬八千元。由於其位置於市區商業樞要地,娛樂館、行啟記念館、台中座、寫真館....緊鄰其間,一時人聲鼎沸、生意興隆。昭和四年(1934),市場內共有攤商147家,一天有三千五百人入場消費,肉類消費佔最大宗,為三個傳統市場最大者,其消費量為第三市場的十倍以上,其交易熱絡情形可見一斑。

再續前緣

戰後(1948)即便民生凋弊、百廢待舉,第一市場交易仍然活絡,攤商聯同出資者向市府具文申請興建中正路(今臺灣大道一段)圍牆間住屋店舖,十年後無條件交還市府為公業,翌年(1949)十二月中旬完成店舖十三間,就在同年六月間,臺灣省政府方公布「新臺幣發行辦法」,規定舊臺幣四萬元兌換一元新臺幣,在那個物價蠢動期間,這一批攤商,因為幫助政府建設而接受表揚,在政局動盪的時代,第一市場的攤商扮演穩定物價與安定民心的重要角色。但隨著市區人口的不斷增加,原有規劃的市場空間早已不敷使用。1956年,有一位市民林五衛投書媒體,指「第一市場及竹廣市行人擁擠亟待疏導」,他說:

早上八時起百貨上市,兩市場就熱鬧起來,尤其是面臨成功路兩旁,攤販羅列,自亭子腳至馬路上,竹廣市以菜販為最多,第一市場較為複雜,菜販、雜貨商、零食攤等不一而足,買東西的人此一堆、那一群,怎叫交通不碍滯?不嘆「行不得也」之苦。

1959年,市府以「妨害公共安全與交通」為由,決定拆除違建攤位,引來劉對等五十名攤販聯名陳情,望市府不要讓「數以千計的人口生活受到嚴重威脅」。爾後,成功路違法攤商一直成為警察取締的重點。1962年,市府展現決心,決定編列四百二十萬元預算改建第一市場,當初所持的理由是:

中市第一市場位於繁榮中心的中正路、成功路、繼光街綠川西街之間,自省府疏遷中部以後,中市人口急增,該市場於日據時期的平面建築已不敷使用,致市場內外違建攤販林立,交通阻塞,環境衛生困難整理...

初步計畫市場將改建為四層樓,面積擴大四倍以上,只是一直停留在紙上作業階段。1968年,林先生夫妻帶著六歲的兒子從宜蘭三星到第一市場臨近的綠川西街巷子裡賣起麵條,掛起蘭陽食品行的招牌,小店那敵得了市場裡的老店,林奶奶回憶當時的景像:

第一市場裡本來就有一些製麵廠,他們有固定的客戶,生意非常好,我們只能從外圍,例如南屯、西屯到處去推銷。市區也有一些新麵攤或販仔,如果用慣習就會跟我們拿,然後慢慢打下基礎。民國61年(1972)建國市場成立,反而對我們影響比較大,它是大賣、販仔居多,外縣市都會過來買貨,順道過來買麵條。

蘭陽食品行一做就是半世紀,原本在資訊公司上班的兒子回來接手事業,這店沒有名片,主要以批發為主,下午也有一些「吃慣習」的零買客人會光顧。一如林奶奶所言,第一市場的小賣根本無法與建國市場的批發形態相抗衡,接著1978年十月的一場大火讓第一市場從此走入歷史,見證臺中市「傳統」市場曾有的「現代」輝煌年代。

從市場到廣場

第一廣場入口側有一座財神殿,現任主委周正輝先生為原眾城建設公司董事長,市場大火後兩年(1980),他標到第一市場的重建工程,但市府一直無法完成土地點交,這一拖就將近十年,他回憶當時的情形:

火燒以後很零亂,市府要收回,但現住戶不願意搬出去。民國74年(1985)張子源當選市長,他本身是律師出身,就開始研究市府與承租戶的契約,認定他們是反客為主。民國76(1987)715日凌晨,正好就是臺灣解嚴當天,市府採取斷水、斷電、斷瓦斯的斷然措施,我們(指建商)配合立刻用籬笆把整個區域圍起來,逼著裡頭的住戶一定要離開。

就這樣三年後(1990),原本第一市場所在地,矗立起一座以地下一樓、地上十二樓的現代化巍峨大樓,名為「第一廣場」。一~三樓為市府所有,四樓以上為建設公司產權;地下一樓到七樓規劃為商場賣店,其餘為一般住家使用。在那個看電影仍是主要休閒娛樂的年代,四樓由昔省議員郭國基媳婦林月姮購得,著手經營「第一影城」,最興盛時有十四個廳同時放映院線片。可惜好景不常,隨著交通建設與區域發展的影響盛況不再,影城幾度易手而歇業,原本地下一樓的美食廣場以及五樓的精品店也乏人問津,一座「現代化」的百貨商場,隨著商家的遷離而逐漸衰頹。1995年,衛爾康餐廳火災事件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幽靈船事件」讓臺中市民視此為禁地,至此「臺中市民」人跡罕至,卻帶來另一批來自國外的勞動人口。

從第一到東協

1989年政府推動十四項建設,以「專案方式」正式引進第一批低技術外勞。1997年「高速鐵路工程局」成立,引進大批泰籍勞工,2002年高鐵臺中站動工,由於臺中火車站移動的之便,這一批泰勞成為進駐一廣的第一批消費者,逐漸在假日撐起這一個為市民遺忘的角落。高鐵完工通車以後,越南、印尼、菲律賓籍移工陸續進入,一廣成為外籍移工假日嘉年華的所在地,各種因應生活需求的產業進駐,其中以通訊、服飾與「異國」餐廳居多,以解移工思鄉之苦。進駐的商店老闆也以東南亞外配居多,在這裡他/她們撐起一個市民棄絕的異域空間,一直到2015年市政府「突然」發現它的存在。在三樓經營越南「雜貨店」的阮小姐,指著她招牌的南越甜點告訴我們進駐「東協廣場」的過程:

我在越南的老家是做甜點的賣店,以前我爸媽很疼我,我根本不會做這些甜點,我想吃媽媽就會做給我吃,十年前(1995)嫁到臺灣只想自己去找工作,也沒有想到要做這些。但老公一直保護我,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能做。我剛到臺灣我很想家,就打電話問媽媽怎麼做?後來,我就做給我鄰居一起吃,大家都說口味不錯,我就多做一些,用攤子推著到台中公園賣,有人告訴我這裡(一廣)有很多越南人,要我可以到這裡來賣。我就用塑膠袋綁得漂漂亮亮的,上頭用塑膠繩綁著,裡頭的點心色彩繽紛,甜甜的很好吃。

這些椰子與紫糯米做的甜點很費工,除了將阿嬤傳下來越南甜點帶到一廣,還有越南粽子也是,北越的粽子是方型只有鹹口味,南越的粽子是長方型偏甜,她笑著說北越人不懂得吃甜味,那是一種南越人才懂的幸福滋味,才離開的一位來自北越的外配提著不同形狀的兩種越南粽離開,說是要寄給她在台北讀書的孩子,家鄉味道藏在臺中一廣裡頭。

牆圍不住的文化

一廣大門一側的財神殿正在舉行初一、十五例行的犒軍儀式,這座廟宇原本位於第一市場腳踏車停車棚,奉祀三官大帝、輔順將軍和土地公。輔順將軍原名馬仁,民間慣以「馬舍公」稱之,為開漳聖王陳元光的部將,其中最有名的是位於中山路的順天宮輔順將軍廟。順應地區商業型態的轉型,漳州族群神明輔順將軍仍受敬重,廟名卻直接以財福殿稱之,象徵可以帶來財富的福德正神為主祀神明之意。無視於東協廣場的更名,臺灣傳統民間信仰的力量一直在廣場進行,那怕東南亞文化已悄悄地佔據商場的每一個角落。

第一市場時期的丸文食品,在大火以後遷往不遠處的光復路,旗魚鬆的香味飄香一甲子,從臺中東海大學、新光百貨到台北羅斯福路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知名冰品店幸發亭則經歷兩不同的統治政權,從市場到廣場見證冰品在臺中發展的歷史,迄今超過七十個年頭。鮮有人知道1943年在第一市場落腳的幸發亭,除了以新鮮水果和蜜餞而聞名之外,還拜日本時代位於市場對面的台中製冰場地利之便。明治40(1907)年八月,台中製冰合資會社與第一市場幾乎同時開幕營業,隔著櫻橋通(今臺灣大道一段)與市場相對,主要生產冰塊以因應當時衛生條件不佳、傳染病盛行的臺灣社會拯救病患者之服務。隨著傳染病逐漸得到控制,冰塊成為食物保鮮的利器,造就一段「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的幸發亭傳說。再走幾步路老牌肉羹、高家意麵也在廣場不遠處另起爐灶,道地的臺灣小吃沒有了市場或廣場的繁華,人潮依舊徘徊不去。

除此之外,繼光街仍有幾家布莊不肯離開,成功路青草街漢強青草店的第四代也開始接手經營,賣起香港遊客最愛的古早味青草茶。同樣源起於第一市場的還有瑞成書局,1912年許克綏先生於第一市場內攤位創業,幾經遷徙總脫離不了第一市場商圈。1970年,臺中市觀光街圖上,第一市場的位置被瑞成書局取代,,其週遭包括大眾書局、文明書局、新近書局、以及早已頗富盛名的中央書局,書店在當時是觀光旅遊的重要景點,即使在市場大火後,它仍選擇在綠川西街重新展店,直至1993年才遷至雙十路現址。

一座市場見證的是臺中市歷史文化的變遷,如今假日的東協廣場成了東南亞移工嘉年華會的聚會場所,身為臺中市民的您,何妨利用非假日來趟市區異文化之旅,到三樓阮小姐的雜貨店買一些越南才有的新鮮蔬菜與水果,或者到阿平的餐廳點一桌味美價廉的越南風味餐,當然印尼、菲律賓異文化也會出現在某一個您不經意的角落迸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金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